“产量如何呢?”现在,唐峰最关心的,便是这种带着膛线的枪管,产量如何。
“若是最熟练的工匠,使用最好的工作台,制作这么一根刻着膛线的枪管,起码需要六七个时辰。”孙明开口应道。
熟练工匠,军工厂这边倒是不缺,可是,好的工作台,这一个大型车间里面,也不过就十个。
而这些工作台,每一个,都有一套单独的机械,这套复杂的机械,全部是连接着外面的水排,由水力带动作业。
就这十个工作台,便也已经是当下所能够达到的极限了,因为,那配套机械,制造起来过于复杂。
“那米涅弹倒是相对简单一些,一个轧制金属的平台,一天的时间,足以轧制两三百枚。”孙明继续说道。
听完孙明的话,唐峰不由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按照常理来说,拥有了更先进的火枪,自然,是要全力生产这种火枪,然后给自己麾下军队换装的。
可问题是,线膛枪虽然先进,但是,产量太过于惨淡。
这么一个投资上千万两白银的军工厂,全力生产下,一个月却连一千杆线膛枪都制造不出来。
就这个产量,别说是全面换装了,就算是要制造出一个新军镇使用的火枪,也要一年多的时间了。
在大明军改的大背景下,新军的换装,乃是重中之重。
当下,光是他麾下的新军,便达到了二十多万,而这二十多万新军,换装了燧发滑膛枪的,连半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