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如今就像是一个破房子,税收、吏治,问题多了去了,需要人精心的修补才行。
“单单是有理想还不成,还要有方法,还要有一批愿意俯身去做事,有本事去做事的人。”简沧道:“比如,若是算学发扬的好,户部有一批能应用算学计算的人,能快速的计算钱粮物资;若是兵部有一批人精心训练兵丁;工部有人改良武备改良民用工具;有可以增产的方法……”
“读书人去务实,去真正看着脚下,不必皓首穷经,脚踏实地,这世道的风气,其实也该变一变了。”
骆原皱着眉,陷入了深思之中,简兄的意思他明白了,是在建议提倡杂学,但是杂学能让人中科举吗?不能让人考中科举,即使有人提倡了,又有人会真的去学习着一门学问吗?
可是,读书人皓首穷经,一辈子捧着经书研读,之乎者也,但真正又能研读出什么呢?
他们坐在屋子里,坐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书本却无穷无尽。
他读了十几年书,全是教他做人的道理,却没有教他做事的道理,他做人的道理已经学会了,但不会做事,于人于国,又有什么益处?
而要学习做事的道理,单单是科举文章显然不够用了。
事情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但好在,他已经拨开了重重迷雾,看到了方向。
他抿着嘴唇,深深地对简沧行了个谢礼,简沧躲开,他其实不太习惯主角的多礼,但却不得不承认主角真的非常有人格魅力。
简沧冷淡:“不必。”
简沧不觉得这有值得骆原感谢的,他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若是在现代社会,这些道理在网上一搜一堆,甚至不用搜,多年的教育也会根植在每个人的灵魂中。
甚至于,随便拎出一个人,说的都可能比他要好。
所以,不必谢。
骆原听了,眼睛里的神色难明,很是认真地看了简沧一眼:“简兄说的是。”
是他拘泥了,简沧定是真的当他是好友,才说不必谢吧,如果是外人帮了他,为他解惑,他自然千恩万谢,但如果是至交好友呢?
但是,至交好友……
骆原心里的波痕一圈又一圈,看着眼前冷淡的人,却像是看见了冷淡背后,这人别扭的模样。
骆原低低地笑了笑。
简沧脚步更快了,主角好像很喜欢脑补,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不知道主角在脑补什么,但就是这样,他才在主角每一次脑补完,对着他笑的时候,本能的感觉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