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宣德大帝>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平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平州(2 / 4)

“臣想在葡国建立一个基地,有一个落脚点,为以后陛下经略欧洲在葡国楔下一颗钉子,经过臣与葡国亨利王子的谈判,葡国将他们的卡斯凯什小镇租借给我大明,代价就是大明在葡国的军队有义务协防葡国。”

朱瞻基听得心花怒放,这哪里是什么出格之事,分明是一件大功。只要葡国愿意,朕可以派几万大军过去驻扎,用不了多少年,葡萄牙都是大明的。

朱瞻基知道王景弘担心什么,这种缔结条约的权力应该是他这个皇帝才能拥有,很明显王景弘越权了。

“虽然你这件事做的有些出格,但是考虑到你是一片公心,这件事朕替你兜着,这条约是朕安排你签的,明白吗?”

“臣明白,本来就是陛下运筹帷幄,临行之前嘱咐臣与葡国签订条约的!”

对于王景弘的知情知趣,朱瞻基很满意,手下之人立功了不能不奖励,王景弘是阉人没有后人,不过他家还有个兄长,他兄长家有个儿子已经成年。

“王卿!朕听说你哥哥家的儿子现在在赋闲无所事事,朕打算将他安排到朕创办的政务学堂中,让他学习如何当官,你觉得如何啊?”

“陛下皇恩浩荡,臣替兄长叩谢陛下!”王景弘扑通一下就跪下了,他没有后就对侄子视如己出,侄子一旦进入政务学堂,那出来就是大明官员,大明现在已经隐隐有一个苗头,那就是科举官越来越被边缘化,皇帝更加重视政务学堂出来的学生。

一年多的磨合,政务学堂已经走上正轨,招收的学生条件也变得越来越高,越是如此老百姓就越是愿意让自己家的子弟去考政务学堂。

士绅子弟虽然不屑于与这些贩夫走卒为伍,他们更愿意通过科举入仕,皇帝也没有关闭科举入仕的大门。

朱瞻基就是想要让这两种不同教育背景出来的官员进行竞争,看一看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大明的发展,或者说两种并举才是大明今后该走之路。

“你起来吧!朕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忠心做事的臣子,你与郑和给朕把海军管好了,未来海军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

朕听说你把朕想要的绵羊的弄回来了,那绵羊现在在哪里?”

王景弘站起身子说道:“陛下!这件事说来话长,陛下不问臣也要向陛下禀报,这十五只羊全是母羊,那卡国不给臣公羊,就算臣派兵狠狠的打了卡国一顿,他们也只是妥协卖给臣十五只母羊,而是以五千卡国银币一只的天价出售,想要除非将卡国灭国,或者在战场上缴获他们的公羊。

臣手中当时只有一个千总的步兵,根本不敢深入卡国内陆,只能在沿海地区给卡国制造一些麻烦,最后卡国估计是受不了沿海地区的损失,才开始跟臣谈判,这绵羊不但是高价出售,同时他们还要承销大明运到欧洲货物的三成。”

“这绵羊是人家的命脉,能卖给你十五只已经很不错了,既然我大明的货物在他们的国家非常受欢迎,你以后就要学会用货物的承销份额为武器,来达到我大明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