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一个要求,法律必须文字直白准确,朕看现在流行的白话话本的写作方式就不错,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条文描述清楚清楚,而不是卖弄文采,云山雾罩,让人钻法律的空子。”
“臣等领旨!”三法司的主官与内阁诸臣赶紧起身领旨。
众臣明白,这部法律就是为了给官员套上一个紧箍咒,只要大明政治制度不崩塌,皇帝只要监督官员有没有按照《大明官吏法则》做事就能对官员有效监督。
“说完这些,朕再说一下朕手中的锦衣卫与东厂的安排,新政改制之后,锦衣卫改制为国家安全部,主要负责随大明周边国家的监控,确保其他国家在对大明有非分之想时,大明能够做出及时反应。
东厂改制为内务部,负责大明国内的敌对势力监控与打击,同时对大明官员有监视之权,当然内务部没有抓捕之权,在掌握官员的不法证据之后,便将证据移交都察院,都察院向刑部下达批捕令!
朕知道诸位非常反感锦衣卫与东厂,不过各位扪心自问,若是朝臣都能安守本分,朕用得着花费这么大的精力组建锦衣卫与东厂吗?将锦衣卫与东厂的抓捕审讯之权去除,已经是朕对诸位爱卿的最大尊重!”
群臣很想说撤销锦衣卫与东厂,可是却无人敢说,这些人的屁股底下就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真要反对皇帝设置监督他们的机构,皇帝随时都能拿出他们不法的证据。
文官们经历了洪武、永乐两位强势的皇帝,一直都稳稳地压制着他们,好容易等到了仁宗一个愿意和他们合作的皇帝,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驾鹤西去。
等来了当今登基,刚开始的表现确实让文官们觉得他们的春天来了,可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钻进了当今设置的陷阱中。
皇帝故意将朝政完全交给了内阁代表的文臣,彻底撒手不管,一时间文官们弹冠相庆,认为这是他们取得的重大胜利。
刚开始他们在皇帝的警告下还能保持收敛,可是在经过几轮试探发现皇帝以及皇帝手中的鹰犬并没有做出反应。
文官们开始进入狂欢时刻,士绅官员开始大肆勾结侵占土地,把普通黔首百姓本就不多的土地侵夺完毕,造成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成为了皇帝迁徙开发海外的主力。
文官们狂欢过后才发现,他们能收到的税越来越少,直到连官员的额俸禄都发不出来的时候,才惊觉他们做的有多过分,可是他们却没有了回头路。
在白莲教造反之后,他们竟然拿不出平叛的钱粮,而山东又是他们不得不救之地,因为那里有一家人是文官们的精神象征。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求助于皇帝,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忽然惊觉,这一切很有可能就是皇帝故意设下的圈套。
可是这个时候,明白已经来不及了,白莲教攻城略地,眼看就要打到曲阜,再不救援圣人子弟可就真的成了反贼的俘虏。
结果还没等朝廷商议出结果,山东那边就传来了衍圣公被反贼活捉,并且写下《讨大明檄文》这一永远无法洗清污点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