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倭国的纪年法,这都已经永正了倭王登基大典还没有操办过,这久我未名若真是倭王的使节,怎么会绝口不提这些事情?
源氏是倭王王室成员离开王室之后的赐姓,久我家是从源氏发源出去的,论血脉,的确有可能有倭王一系的血脉,可若是以此就当……
“嗯?”杨一清眼睛微微一眯,“贼所图甚大,我何不将计就计,好教教这些蠢材做人?”
皇帝不懂这些,也不关注这些小事,就连老朱家如今又多少王子世子,皇帝也未必清楚,何况区区一个倭王罢了。
故此这厮若是耍心眼,皇帝还真会被他给骗了。
可杨一清门儿清啊,在教训这些人的事情上他可是大行家。
那倭使求见,皇帝也不会不见,除非心情特别不好。
大汉将军道:“陛下有诏,宣倭使觐见,请。”
久我未名快步跟上来,跟在杨一清身后弯着腰低着头小步快步往前跑。
不片刻,正殿里见到老皇帝,杨一清拜见之后便闭嘴不言,余光瞥定那倭使。
久我未名大礼参拜,口称“下国使臣久我未名,觐见上国皇帝陛下,大明皇帝万岁”。
老皇帝笑道:“见过多次了,贵使不必多礼,起来吧。”
而后目视杨一清,杨一清淡淡道:“臣奔赴华山后,与秦国公商定平定东南倭患之大事,此不可为外人知,不可为外人议,陛下恕罪。”
久我未名连忙道:“此乃上国大事,外臣不敢窃听,”而后双手高举袖子里的一道奏折,跪倒在地大哭道,“上国皇帝陛下预览……”
“你也是一国使臣,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老皇帝尚未说话,杨一清厉声斥责道,“我上国天子日理万机俯仰天地,难不成你下国使臣一番痛哭流涕便要优厚于你?”
老皇帝都惊呆了,我说邃蓭啊,你这一肚子火气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