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金声桓和旅顺的命运,便要看高欢什么时候发兵来源,以及清军的进攻有多猛烈,他们能做的只剩下坚守了。
金声桓回头又看了眼海上,朝阳从东面升起,远处两艘插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的武装商船,在炮台射程之外游弋,封锁着旅顺港。
“走!去南关看一看!”金声桓忽然提议道:“能不能守住旅顺,关键就在南关!”
清军从盖州南下,前锋哨骑已经抵达金州卫,便说明清军很快就要发起对旅顺的攻击。
乾军在占据旅顺后,加固和完善了清军修建的炮台,敌军难以从海上直接攻击旅顺,其主力必然从陆路进攻,而这样一来,南关就成为了抵御清军进犯的关键。
金声桓说完,便转身下了棱堡,而谢迁则连忙跟上。
南关。
第一次旅顺会战,清军的伤心之地。
在这里满清伪王孔有德被逼自裁,亲王满达海投降高欢,给了清军巨大的打击,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南关是旅顺的北大门,守住这里清军就无法靠近旅顺,是乾军的必守之地。
金声桓和谢迁骑马来到南关,乾军在这里已经构筑了一道长达十余里,连接渤海和黄海的防线。
因为大炮的出现,城墙的作用其实已经不大,很容易被火炮轰塌,更容易被大炮击中,所以乾军的并没有筑造高大的关墙,而是才用了矮墙加壕沟、铁丝网的防御体系。
这些矮墙表面上不高,其实暗藏玄机,它暴露于地面的墙体很矮,减少被炮弹击中的概率,同时倾斜的墙体在被炮弹击中,因为墙体是个斜面,也容易形成跳弹,把炮弹弹开,减少对墙地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