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庆在书信中极近夸奖赞叹之能事,将顾真人这段时间在大营中的作为狠狠夸赞了一番。
他的文笔好,纪史通篇读下来只觉得满篇文字激昂扬,一封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能甩前些日方睿明递送回来的书信条街,可见是触动颇深,有感发。
纪史看看渝王,“延庆一贯稳重,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顾真人是真有治军之才,这些日在大营中的成绩斐然。”
渝王叹气点,“应该是这样。”
这当然是好事,就是中难免又有点酸溜溜的,想当初他刚执掌三千营时,那伙粗鲁武将可……唉,往事不堪回首,不提也罢。
纪史倒是没有酸,就是有些出乎意料,慢慢将信纸折起来,放回渝王的书案上,又再沉思片刻,总算是把前前的利害关系都捋清楚了,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拱手道,“恭喜王爷!”
渝王身边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否则也不至于出现明明已劳费力地把京畿三分之一的兵权拿到手,却管不住三千营中一干武将的尴尬局面。
现在有了顾真人相助,王爷终于是能真将三千营掌握在手中了!
纪史思忖了一下又道,“要升职的十余名武将不是些把总,千总,职位不高,凭王爷的面子,去和兵部打个招呼应该没问题,只是顾真人要发下去的赏银兵部肯定是不会给的,得咱自己出,王爷不如日再亲自去大营一趟。”
渝王点点,明白纪史的意思,没道理自己出钱出力,人却都让顾真人收买了去,他也得去露个面才行。
轻敲着桌面盘算道,“最近有些忙,不得空。日要宫去看看太,再两日大皇姐又要做寿……那就大日吧,大日应该没什么要紧事,能去大营一趟。”
纪史听他说起要宫去见太就顺口问道,“太又挑了哪家的姑娘?您有了钟意的没有?”
渝王的前王妃已有两年,本来去年就该续弦,只是被他去巡边的事给耽误了,拖到了现在,太疼小儿子身边没个知冷暖的人照料,最近张罗着要给他再娶个王妃。
隔日便要将渝王叫宫中,给他看各家小姐的画像。
渝王意兴阑珊,“一个都没有。”
纪史不解,“怎会一个都没有?”
太为了这事可已把渝王叫宫中好次了,闺秀的画像起码看了有十张,太是渝王的亲娘,肯定都是紧着好的给他挑,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挑出来。
渝王自己也有点烦恼,估计再这样挑三拣四下去,太都要对他这亲儿子不耐烦了,可他又确实是哪个都没看上。
纪史跟随渝王日久,对他的思摸得比较透,隐约猜到些端倪,试探问,“难道是因为顾真人?”
渝王对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无奈道,“大概是最近总见顾真人,太每推荐一个女子我就忍不住要拿顾真人那张脸去比一比,然就对那女子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纪史很能理解渝王的感受,并且认为不光是脸的问题,顾真人那风姿,简直堪称风华绝代,渝王要是拿她做标准,那确实是不容易再看上别家小姐了。
他以前不是很赞成渝王娶顾二小姐做侧妃,现在却是真实意地认为渝王如果真能把顾真人娶回来也是件好事。
顾二小姐现在虽然号称【真人】,其实并未出家,既不是尼姑也不是道姑,完可以嫁娶。
凭他王爷的姿色,啊,不对,是凭他王爷的风采,放下身段去好好亲近一下,九成能让顾真人动。
渝王这会儿自己却不同意了,板着脸道,“本王是很欣赏顾真人没错,但她能一手就拎起三千营那柄六十斤重的刀,一招就打的老夏认输投降……所以还是算了吧。”
纪史脑中立刻涌出了一句俗俚语:有贼没贼胆!
不他是个讲究辞藻文雅的人,此话又对王爷十分不敬,因此立刻就将之摒弃出脑海,说道,“那我就先去安排,大日王爷再亲自去大营一趟。”
渝王同意,又嘱咐道,“带些女子得上的东西,不能只去犒劳那伙武将,顾真人一样辛苦了许久,本王也得给她带点东西。”
上次打猎时还收了人家大雁和麂子呢,他得回礼。
纪史对于准备女子的东西不在行,专程回去请了夫人之才着手准备,然还没等他准备好,方睿明却忽然十万火急地赶了回来。
满脸焦急之色,“王爷呢,我要见王爷!”
纪史看着忽然出现在眼前的方睿明,顿时紧张起来,以为大营那边出了什么大事。
沉声道,“王爷今日宫去见太了,你别急,先和我说大营那边怎么样了,延庆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方睿明抹把汗,摆摆手道,“大营那边没什么事,是顾真人出事了!延庆让我回来求王爷帮忙,他在那边先稳住老夏。”
纪史听得满雾水,“顾真人出了什么事?干嘛要先稳住夏指挥使?”
方睿明重重唉一声,随气愤道,“还不是王若彧那祸国殃民的狗太监害人!”
纪史忙瞪他一眼,“有事说事,别乱说话!”
王公公如今圣宠盛,连皇上都要尊称他一声【先生】,渝王亲王之尊,倒是不必也去阿谀奉承他,但也尽量与他井水不犯河水,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目前来看,渝王府与王公公极其拥趸之间是相安无事,但要是被有人揪出渝王的手下在背肆无忌惮地痛骂王公公,那果可就不好说了。
方睿明被纪史一瞪,这才压住绪,缓了口气将事仔细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