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果子的人工就更好找了,村子里闲着的妇儒老幼多得是,不怕没人来。
唯一的问题就是增加灶台的问题,好在老许家的厨房大,临时加三个灶台起来,问题也不算大。
就是会拥挤,人走不开。
对了,还要收点干柴火……
许张氏把许娇娇没有考虑进去的,都一一的考虑进去了。
第二天,收果子的风声一放出去,果然,几乎调动了全村人摘果子的积极性,去山里摘五斤野果子就能到老许家换一文钱!
一个手脚灵便的成年人,一天可以摘上百斤好果子,就是二十文钱!
二十文钱呐!大肉包子可以买六个多,大菜包子可以买十个,只买粗粮的话,可以够一家人吃好几天了。
之前,村里人摘果子去镇上卖,很少能卖出去的,基本上都是没摘了,摘了也是浪费。
现在老许家一说收果子,全村人都几乎出动了,去摘果子了。
很快村里人就来老许家卖果子了!
许娇娇一看,有些完全的不合格,又出了一条新规则。
要成熟的好果子,摘得果子质量好的,树顶上的,个头大的才要,那种小的,青黄不接,只有苦涩味的不收,并且每天只收两千斤,要新鲜当天摘的,不新鲜的也不要。
然后,剥果子的人也都是挑选的手脚麻利的青壮年妇女,不管饭,按劳动量来计工钱,一文钱剥五斤!一天剥一百斤,就是二十文。
当天就结工钱。
来应聘小工的妇女们也是纷沓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