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州水师朴应义,呵呵,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抢掠我大明疆域,掠夺我大明百姓,你等朝鲜君臣竟然成了建奴的走狗,”
张名振居高临下戟指朴应义。
身边的通译翻译过来。
侧后坐在那里翘着二郎腿的郑芝豹狞笑着盯着朴应义。
朴应义脸上挣扎了好一会儿,忽然低头叩首,
“朴应义愧对天朝上国,昔日天朝尽出精兵为我朝抵抗倭奴,朴应义至今尤记得当年天朝君臣的恩德,实在抱歉。”
朴应义一口明人官话。
虽然有些字词不清,但是大约可以猜测出来。
张名振和郑芝豹都是一怔。
首先这个朝鲜义州水师的节制使竟然说得明人官话,这就有些让人惊诧了。
再一个,这人竟然向他们道歉。
这个情况没听错吧。
通译低声在张名振耳边嘀咕着,
“大人,朝鲜人虽然有了自己的文字,不过很多读音都是我汉话通译,再者,朝鲜贵族中以会汉话为荣,如果不会汉话,会被人鄙夷,”
张名振频频点头,啧啧啧,没想到,原来大明话在朝鲜是个高等物件,怪不得这位朝鲜的官员一口大明官话了。
“朴应义,既然知晓我大明对朝鲜有复国之恩,却是为何向我大明举起刀枪,难道你等君臣这等毫无廉耻,难道是禽兽之国,”
张名振斥道。
郑芝豹撇撇嘴,大明的官员都是这等嘴炮无敌。
‘大人,此话偏颇,我朝怎会甘心投靠建奴,实在是逼不得已,建奴铁骑满万不可敌,还有汉八旗等走狗数万助阵,数次攻伐我朝,我朝都城被围,大王差点失陷蛮狄之手,甚至还有皇族被蛮狄擒获,半壁江山毁于战火,百万百姓或是被杀或是被蛮狄掳走,’
朴应义眼中含泪,他经历了最大两次入侵,那个凄惨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朝鲜不是甘为爪牙,实在是迫不得已,
“那时候我朝几次急报天朝,望天朝尽快发兵救助我朝鲜小国,没有天朝援助,我朝鲜实在是独木难支,然则天朝却是一兵一卒没有援救啊,”
朴应义哭诉不得已,但是,也点出了几点,朝鲜半壁江山沦陷,无数百姓蒙难,求助大明的时候,大明却是没有发兵救助,也就别怪朝鲜投降了,为了活下去不得已嘛。
“哈哈哈,胡说八道,”
郑芝豹火了,上来指着朴应义大骂,
“没有我大明,你等早就亡于倭奴了,哪里还有今日国祚,我大明有难,怎么不见你朝鲜举国之兵救助,狼心狗肺之杂碎,不不要如此吠叫了,”
郑芝豹早年就是一个屁民,在海边厮混,如果没有郑芝龙他屁都不是。
对于朝鲜和大明的恩怨毫无所知。
但是,到了天津水师,朝鲜水师就是敌人之一。
所以从天津水师军将那里得知了很多的往事。
这才知道如果当年没有大明,朝鲜就灭国了,要知道国都都被倭奴侵占了。
南方更是被倭寇侵占了数年之久。
现在,朴应义说什么大明不援助朝鲜,当时他就驳斥。
‘这位大人休急,我朝鲜国小力竭,虽然举国抵抗也不是建奴对手,而大明如此天朝上国,不是也接连被建奴入寇,’
朴应义当即反驳,一点没给郑芝豹面子。
说的很尖利,你大明不是也被建奴打的灰头土脸的。
郑芝豹上去就是一脚,将朴应义踢倒在地。
张名振当即拦住了郑芝豹。
郑芝豹犹自骂骂咧咧的不肯罢休。
还是他一个亲将上前将他拽了回去。
“朴应义,念你还晓得恩义,本将问你,此番入寇我大明因由,”
张名振问道。
“这次侵入沿海诸岛,真不是我朝鲜自作主张,如非万不得已,我水师不会去往大明,实在是建奴奴酋黄太吉下令,让我朝鲜水师清剿辽东沿海诸岛,夺取从辽东南下逃离的辽民,然后押解回辽东,我大王不得已下令义州水师出兵,”
到了这地步,朴应义没想还能活命,也没什么不可说的。
反正他心里还十分憋闷的。
朝鲜大多数人心里对投清是十分愤恨的,认为是奇耻大辱。
归附成为属国没问题,朝鲜成为大明藩属多少年,没觉得屈辱,因为那是天朝上邦,朝鲜早年文字都是天朝的。
而且朝鲜儒学就是来自天朝,就连经典也是四书五经为根基。
都城就是汉城,听听,汉城。
更何况大明为朝鲜也尽了全力,抗击倭寇持续数年,牺牲数万人,耗费了无数钱粮。
所以向大明称臣没什么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