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鎏也表示赞同。
朝鲜禁军有数万众。
分布在汉阳左近。
现在也到了向汉阳和汉阳以西集结的时候了。
“嗯,这个建言理所应当。”
李倧点头,他一指金自点,
‘领议政,你立即汇集户曹、兵曹以及五军营,调集兵马,防护汉阳,’
金自点立即领命。
“大王,是否向诸道下勤王令,”
崔鸣吉建言道。
‘不需要,水师大胜可期,此时却是发出勤王令,让举国上下动荡不安,极不妥当,’
金自点当即反驳。
“退一步讲,明人水师即使战胜西海水师,却也未必登陆进犯,就是其登陆进犯,水师能运载多少人,不过两三万人而已,如果真有大军的登陆,再发勤王令不迟,”
尹璠建言道。
“微臣不过是心有疑虑,那可是大明啊,尤其是让大清损失惨重的大明,大王没有见过,满城哀嚎的场面,微臣和金资政在沈阳看过,当时,满城缟素,多少人家出殡,很多满八旗精锐阵亡于大明,亡魂无法返家,”
崔鸣吉感叹。
他不同于金自点和金尚贤,他是个中间派。
黄太吉征伐朝鲜,围困汉阳,攻陷江华岛,当时身为领议政的崔鸣吉主张投降,以为权宜之计,只要让蛮狄退兵,解除当时危机,他的决断也确实挽救了朝鲜。
战后,他暗地里勾连大明,以抗清军。
结果被金自点等人告发清国,他被执,送往沈阳幽禁。
崔鸣吉信奉的是务实派。
但是离开沈阳之前,看到的清国第一次大惨败,让他心境不同,人也昂扬起来,否则他就推了资政,正式退隐了。
‘大王,大明今时不同往日,因为大明有个如日中天的太子朱慈烺,’
金尚贤言简意赅。
李倧捻须沉思。
诸臣给出了众多的建言,但是最后决断的是他这个朝鲜王。
“暂先不发出勤王令,”
李倧也要面子的,太狼狈了怎么说,看看水师胜败再说吧。
‘无论此番胜败,我朝当派出使臣和明军请和,’
这也是李倧的决断,而且是相当有政治智慧。
他期望水师战胜,那样,接着大胜之威议和,有利于朝鲜居于优势。
但是败绩了,也要和谈。
和大明能不刀兵相见是最好的了。
毕竟朝鲜数百年来奉中原为正朔,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而且倭乱中对朝鲜有救国之恩,朝鲜人心中对大明一向感激。
所以李倧不想和大明血拼,那会导致内部不稳。
“陛下,清国可是在我汉阳驻军数百的,如果被他们知晓,事情不妙,大王谨慎行事啊,”
金自点道,他其实就是在反对。
他以为大明已经完了,即使德州获胜,也是惨胜,而且是清军在其腹内祸乱良久,流贼肆虐,国力越发衰微。
朝鲜现在决计不能忤逆清国,否则后果不堪。
‘请和有何不可,秘密遣使就是了,就是被建奴发现,以和谈待变推脱就是了,’
金尚贤针锋相对。
他看出金自点就是在反对和谈,一味降清。
“此事要秘密进行,你等谁也不可泄露消息,否则休怪本王无情,”
李倧厉声道。
众人急忙领命,金自点强忍不满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