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季站在大号福船前甲板上了望前方。
那是一个不小的岛屿。
觉华岛。
对于明军来说,这是惨痛之地。
二十多年前,觉华岛和笔架山等地都是明军在辽西屯粮重地。
由于从山海关运粮到宁远,沿途路上道路坎坷,容易被清军铁骑突袭,因此大多是从海路运送到觉华岛,然后从觉华岛运抵北面不足二十里的海岸,这里建造的栈桥距离宁远城不过二十多里。
这个路线大大减少了运送粮秣的难度。
觉华岛也就成了辽东明军最大屯粮所,从这里转运粮秣去了宁远,塔山,锦州等各地。
二十多年前老奴亲率重兵围攻宁远受挫,盛怒下趁着冰封,上万清军铁骑踏着冰面突袭觉华岛。
守岛的大部分都是水师。
这一天有近万明军军卒阵亡,尸骸遍野。
岛上的粮秣被全部焚毁。
辽东水师遭受重创。
从那时候起辽东水师消亡。
从此明军知道觉华岛屯粮再不可行,即使运粮也直接登陆宁远东南海岸了事,觉华岛屯粮所被废止。
而今天,大明水师再次临近了觉华岛。
阮季这次折返是统领了两百多艘战船。
都是从天津水师和登莱水师抽调的海船。
看着很多,其实都是福船、沙船、苍山等小船。
没有仿制的大沽战舰。
现有的六十多艘大沽战舰,俘获的十余艘西班牙战舰,雇佣的十来艘葡人战舰都留守闽粤,防范可能的西夷人反攻。
攻伐小琉球必然激怒尼德兰人,而尼德兰人在南洋据称有数百艘海船,其中战舰数十。
因此天津水师主力和郑氏舰队全力留驻南方。
这次出击辽东,抽调的都是老式海船,已经不是水师的主力了,这些海船也不会再修造,以后在大明沿海航行的船只都是大沽海船。
开海令下,大明朝廷已经下令可以向民间出售大沽海船,当然是没有火炮甲板的商船。
前方的哨船发出了号炮,数里外,他们已经抵达了觉华岛。
一个时辰后,阮季踏上了朽坏的觉华岛栈桥。
如今在这个栈桥上行走要小心翼翼的,唯恐踩碎木板掉落海水中,二十多年没有维修了。
一行人踏上了觉华岛的土地,就在栈桥不远处到处散布着骸骨。
其中一些破碎的布片和衣甲说明了其所属,都是明人军卒。
当年丧生建奴刀下的水师军卒。
看着遍地尸骸,阮季含泪挥手,手下摆下香案,案上摆放了祭牲,香炉。
阮季和亲卫郑重跪拜,祭奠二十多年前在此殉国的兄弟们。
阮季下令留下了几艘苍山船,让军卒们收拢岛上骸骨安葬,立下碑文铭记当年阵亡将士。
水师主力则是在翌日向北汹涌而去。
那里的海岸就是距离宁远二十里的海边。
...
宁远镇守是镶红旗梅勒章京哈查。
宁远虽然距离山海只有两百多里,是距离山海最近的辽东大城。
但是明军从来不曾出关。
哈查在此驻守三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持续摸鱼中。
闲出鸟来的日子里他最喜欢的就是饮酒作乐,和侍妾厮混。
这日他被亲兵唤醒,很恼怒的喊道,
‘嚎什么,’
“将军,东南海岸出现明军大队,将军,靖海堡急报,请将军发兵,”
亲兵喊着。
哈查当时就醒了。
明军突然出现就是醒酒汤,德州之战后,再没有人轻视明军。
哈查将挨着自己的汉人侍妾的身子扒拉一边,急忙起身穿衣。
过了一个时辰,一千镶红旗正红旗骑军,一千汉八旗军卒出了宁远,直驱东南,那里是昔日宁远城的码头。
这几年也未曾整修过。
清军在临近傍晚抵达了海岸。
只见海岸东南,大股明军环绕了一个弧形防御军阵。
火铳火炮密集。
而他们之后数百步处还有众多明军忙碌着,他们正维修腐坏的栈桥,同时还有辎重正在从船上运送下来。
哈查当然通晓半渡而击的道理,这个时候真是明军虚弱的时候,正好可以破敌。
哈查立即下令全军披甲冲阵,他希望这是一场大胜,毕竟明军没有骑军护佑两翼,很可能被铁骑冲近崩溃。
“将军不可啊,”
汉军参将王仲阻拦。
“怎么,胆怯了,”
哈查冷冷的盯着王仲,列阵的明军大约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