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尼德兰人在远东殖民统治的象征。
如今连同滕斯这位总督投降了。
...
海面上到处是追逐的战舰,炮声不断响起。
敌我双方的战船海船交织在一处,随时爆发混战。
张名振却是轻松起来。
他明白大局已定。
战斗虽然继续,不过是一些西夷人战舰负隅顽抗罢了。
局面向着最好的情况转变。
偏师一招制敌,主力舰队和商船队配合完美。
西夷人败局已定。
两洋水师取得了建立以来最艰苦的一场大战的胜利。
从此南洋将会是大明的南洋。
而他张名振将会是这场铭记史册大战的大明军主将。
昔日不过是中原一个小小水师游击的张名振,说什么也没想到能有今日之辉煌。
他相信自己的名字会和那些大明历史上的名将并列,进入殿下的功臣谱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张名振明白,胜利源于殿下的运筹帷幄,源于殿下建立的强大舰队,源于殿下对他和水师诸将的一再擢拔。
没有殿下就没有今日水师的辉煌,也没有南洋成为大明内海的盛况。
殿下才是大明军不断胜利的统帅。
张名振下令发出将令,追击敌舰。
他要尽量俘获更多的敌人战舰,减少逃回巴达维亚的敌人战舰,减少攻占巴达维亚马六甲等地的阻力。
没错,现在已经可以为占据巴达维亚等地未雨绸缪了。
惨败如此的西夷人已经无法阻拦明军占据巴达维亚、马六甲的脚步了。
随着张名振的将令,破碎而疲惫的明军奋起追击逃散的西夷人战舰。
方圆上百里的海域都成了追逐的战场。
天色很快暗下来。
双方战船都开始降帆,升起领航灯。
当然谁不要命可以继续航行,触礁喂了鲨鱼,别怪自己运气不好。
是夜,双方很多水卒忍受疲劳伤痛继续埋头苦干,修补破烂不堪的战船。
翌日太阳露出第一缕阳光,追逐继续开始了。
明人的战舰和商船士气满满的追击,联军战船仓皇向西南逃窜。
这是一场马拉松拉力赛。
双方追逐的距离长达数百里。
一追一逃,已经越过吕宋岛南下。
结果就是,三日后,张名振统合了一下,只有近半的战船返回,带着三十多艘俘获的联军战船。
还有很多战舰和商船追击没有折返呢。
于是,张名振发现一个尴尬的局面,他根本没法统合此战的胜果。
敌人的战沉和缴获的多少没法统计,自己的伤亡也没法统合,毕竟还有那么多战船没有折返。
张名振只能留下了几艘战船在原战场。
他自己统领主力南下去往马尼拉。
很多战船伤损很大。
马尼拉已经有了造船厂,可以修补重创的海船,此外伤员也要上岸养伤,船上的水卒也要登岸修整。
近三百艘海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抵达马尼拉的时候,马尼拉港上万军民百姓迎候,胜利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在欢呼雀跃声中,水师军卒海商水手们兴奋的登岸,这是他们一生无比的荣耀。
是老了足以向后代吹嘘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