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血1641> 第六百二十九章 锐意进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九章 锐意进取(1 / 3)

乾清宫大朝会,这是朱慈烺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数百臣子聚集一处。

朱慈烺坐在龙案后巡看了下面的诸臣,接受众臣跪拜,三呼万岁。

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权力醉人。

下面已经是大明顶级精英了。

却是向他这个年轻人叩拜大礼,这就是皇权的威压。

坐在了这个位置,享受着无上的权力和荣光。

怨不得历史上为皇位父子兄弟相残。

朱慈烺告诫自己,都特麽是假的。

这些口称万万岁的人不过是被皇权和暴力威慑。

如果他肆意妄为,皇权动摇,那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诸卿请起吧。”

朱慈烺如沐春风道。

众臣起身。

“诸卿有何本奏。”

“陛下,老臣敢问两年后的乡试是否照例进行。”

左庶子马世奇出列道。

‘不受影响,依旧进行。’

朱慈烺点了头。

他不会因为大行之事拖宕科举之事。

多少学子艰辛求学,耗费多少心血钱粮,如果拖宕太不公平。

再一个,这是科举改制后的第一次乡试、省试,他极为重视。

朱慈烺是寄予厚望的,这是大明擢拔新式人才的开端。

“多谢陛下。”

马世奇退回,脸上的表情很欣慰。

他作为大儒相当关切科举是否如常。

陛下的答案相信会安抚一众学子之心。

朱慈烺看看众臣,

“陛下,臣有本奏,”

陈新甲出列。

朱慈烺点了头。

“陛下,宁夏镇闹饷之事兵部彻查有了结果。”

朱慈烺示意他说下去。

宁夏镇兵乱是在半年前发生的事儿。

这事说起来当时很蹊跷。

宁夏镇的军卒数千人闹饷。

甚至伤及一个指挥同知,宁夏镇总兵官赵忠臣逃离镇所。

乱兵在镇城劫掠。

直到指挥佥事唐继呈率领没有参与兵乱的两千标营军卒平乱,才弹压下来。

这是震动西北的一件大事。

之所以当时朝廷很震动,因为这三年来,九边没有再行亏欠粮饷。

随着财赋大增,朝廷不断按时发饷,就连以前的积欠也清理填补。

连同以往拖欠的赈济银子也补发。

朝廷因此支应颇多。

没有积攒太多的钱粮,原因在此。

官员、九边等积欠过多,耗费了太多的钱粮。

加上军户匠户改制,每年额外耗费的百万钱粮,即使有近三千万的税赋,也没有太多结余。

这幸亏在外用兵,每番都是抢掠颇丰,用兵没有形成掣肘,否则麻烦大了。

而宁夏镇竟然欠饷近一年。

简直匪夷所思。

当时,朱慈烺严令彻查,他不信兵部一家之言,让调查统计部也派员参与。

如今看来是有了结果。

“陛下,宁夏镇总兵官赵忠臣勾连指挥同知吴云吉指挥佥事姚立平等诸人,贪墨粮饷,这些军将拖欠军卒粮饷,他们用这些钱粮运作走私战马,兵甲,粮食,因为与其交易的喀尔喀诸部吞并了他们的战马,因此血本无归,因此没有钱粮支应,只能拖欠近一年,有人振臂一呼,军卒闹将起来,引发兵乱。”

陈新甲的话让众人吃惊。

“陈学士,宁夏镇有镇守太监啊,应该还有锦衣卫派驻,他们为何没有发出警讯,这是通夷大罪。”

蒋德璟问道。

“镇守太监汪有德,锦衣卫千户腾正尽皆被赵忠臣收买,对走私之事睁只眼闭只眼,”

调查统计部尚书方孔炤出言道。

众人大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