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血1641> 第六百二十九章 锐意进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九章 锐意进取(3 / 3)

总兵官毕竟是掌军的大员,如果新设立的职位权限盖过了他,可能影响其掌军,令出多门也不妥。

内阁争论就在这里。

朱慈烺想想,

“将各镇宣抚司单列出来,宣抚司郎中由兵部直接任命,郎中不干涉总兵官练兵要务,但是有向兵部弹劾的权力。”

就算是大明军队的另类政委吧。

其升迁和总兵无干,总兵不能制约,就是制衡。

孙传庭想想,

“容臣等议后回禀陛下。”

这也是内阁的权力,皇帝是掌大事,任命内阁要员的,下面的诸务就要内阁和要员处置。

这是内阁的权限,即使皇帝也得放手,否则就是过于干政,事必躬亲要不得。

孙传庭也是在维护内阁的职权。

朱慈烺点了头。

这是个新想法,孙传庭他们没有遇到过,商议一下可以理解。

“陛下,再有一点,那就是朝廷发放粮饷要经过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但是其往往被总兵震慑,容易被其节制,才有今日之乱,因此臣等以为当恢复旧制,让九边和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发放粮饷。”

孙传庭建言道。

朱慈烺想了想,

“卿等要都司分权,朕也赞同,不过,他们毕竟都是军中,相互间颇为熟悉,只怕还有交情,嗯,这样,调查统计部在各省都有人员,让他们参与军饷发放。”

陈新甲脸上一黑。

好吧,兵部被调查统计部又插一腿,这个该死的调查统计部真是无所不在。

孙传庭等阁臣对视一眼,然后躬身领命。

相当于文臣干涉军务,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当然,锦衣卫也派驻了人员,会及时发回详情。”

朱慈烺补充一句。

众臣这个无奈。

如果是先皇,这事即使做也不会说出口。

伤及诸臣颜面了。

君臣总要个体面,嗯,遮羞布吧,皇家走狗锦衣卫参与其中算什么。

但是康永帝没这个顾及,这位陛下总是言称,有话说在头里,免得事发后尴尬。

他们作为臣子的能说什么。

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厂卫触及的太多。

但是这位陛下总是能说出理由来,让你无可奈何。

说白了,陛下没有偏听偏信的毛病。

凡事都要制衡,哪怕现在内阁事实上由其嫡系大臣掌控,他也不是全盘听信。

好处也是有的,像周延儒等人蒙蔽先皇一样的情况只怕不容易发生了。

权臣不易滋生。

“诸卿,再有一事,南京六部裁撤一事,朕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裁撤。”

朱慈烺的话让下面出现了噪音。

因为南京bào • dòng和江南bào • dòng,南京六部和驻守勋贵制止不利,甚至勾连其中。

朱慈烺监国时候就提出裁撤南京六部,同时取消勋贵为守备的惯例,只是这是件颇为震动的大事。

这可是当年永乐爷定下的章程,分为南北二京,南京作为陪都保留六部,节制南方。

而现在推倒这一切,干系太大。

诸臣也很多反对。

崇祯犹豫良久,没有下定决心,拖宕至今。

现在看来当今陛下还是下定了决心,坚决要裁撤江南六部。

“诸卿,现下南京六部往往自行其是,对京中六部诸多掣肘,而偏偏流贼大乱之时,江南bào • dòng之时,他们却是束手无策,还得依靠朝廷弹压,要他们何用,只是这些官员尸位素餐吗,如果说有臣子言称为了皇家威仪,毕竟那是大明龙兴之地,朕以为龙兴之地当然值得看护,只是派驻内监看护皇城就是了,余者何用。”

朱慈烺毫不客气就差点明那些官员和勋贵就是酒囊饭袋了。

朱慈烺每每想起清军南下,南京众多守军在文武勋贵统领下痛快的放下刀枪,就十分厌恶,必要除去这些祸患。

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后事臣子们不知,没法和他达成共情,但是说辞很多,谁让南京在剿灭三大寇和处置江南bào • dòng诸事上这般无能呢,借口真是不要太多。

“陛下,此事干系太大,臣等还得商议后才能应答,还请陛下应允。”

孙传庭冒汗。

陛下初等大宝越发犀利,在这位陛下这里办差着实不易。

孙传庭当然晓得朱慈烺的不同,四个字锐意进取没错了。

朱慈烺允了。

孙传庭维护内阁的权限,理所当然。

这事确实不是小事,内阁是该议一议得失。

他不可能全靠压服,不过有堵胤锡和陈新甲在,应该也能通过。

退朝后,朱慈烺派人召来李若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