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大人,此番明军援军几万。”
他用的朝鲜话,不想让阎应元听到。
崔哲摇头苦笑,
“只有五千余精锐。”
朴勇在呆滞,五千人,哪怕是精锐明军能做什么,建奴那是数万铁骑啊。
“家国大事,也是你个武臣能置评的。”
崔哲一唬脸。
大王和领议政可以对他不满,朴勇在你个武臣也敢给本判书甩脸子吗,谁给你的勇气。
别看崔哲在大明是四处磕头,处处逢迎,回到朝鲜摇身一变,那就是朝廷重臣,谁敢轻辱。
朴勇在连称不敢。
阎应元没听明白他们的说辞,但是也能大约猜出一二。
阎应元不明白朝廷为何不派出大军援助,但是只要军令在,他必须遵从。
“朴将军,建奴大军现在距离汉城多远。”
阎应元关心的是这个。
“回将军,建奴距离汉城只有一百五十里,正在京畿道烧杀抢掠,”
朴勇在一脸的愤恨,当然是无能狂怒,两次倭乱两次胡乱,朝鲜人大部分都在无能无能狂怒,两次倭乱还好,有中原爸爸出马,总算击败了倭寇收复河山。
两次胡乱,中原爸爸自顾不暇,朝鲜只能举手投降,躺平随意了。
甚至献上几位王子当做质子,送去主战派大臣让清人折磨。
大王出城入清军跪拜投降,无以复加的屈辱。
‘阎将军,只怕中原大军无法靠近汉城,部曲只有五千余人,大多步卒,极易被建奴偷袭。’
朴勇在忍不住还是讥讽了一句,五千人你来作甚。
真是不看重我们朝鲜啊。
“多嘴,胡言乱语,”
崔哲暴怒,你个武将知道什么,知道大明皇帝大行,不动刀枪吗,他好不容易求告请来的援军,这厮一点不知辛苦,还多嘴不得靠近汉城。
不入汉城,他怎么办,等于没请来援军。
他这趟差遣等于完全失败。
朴勇在急忙请罪。
“两位不用忧虑,本将自有筹划,九成把握进入汉城。”
阎应元笑笑。
他的援军最好是进入汉城,陛下的底限就是汉城不能失守,朝鲜王室不能有失。
这干系朝鲜人坚持下去的勇气。
作为臣子必须完成陛下的筹谋。
朴勇在嘴角一抽,表情分明不信。
崔哲也是纠结不已,他既希望援军抵达汉城,也惊惧清军。
他也要随着明军返回汉城的。
如果明军被围,他也完蛋。
明军战马当先登岸。
看的朴勇在目瞪口呆。
一水的北方高头大马。
在朝鲜只有边军才有数千匹。
禁军有一千骑军用的这种骏马,余者都是矮小的朝鲜马。
而区区五千明军竟然有近两千匹良马,真是让人眼馋。
接着大明步卒登岸。
这些步卒顺着绳梯滑下,接着顺着绳梯,船梯放下兵甲,只是区区一盏茶功夫就披甲列队完毕,向东开进。
一个个身材健壮,脸色红润,目光平静,好像这里不是朝鲜战地,就在大明国内一般。
朴勇在还是识货的。
一眼就看出是悍卒,老练沉稳,这是经历战事众多历练出来的,菜鸟是没得这种表情的。
接着齐整的军阵哗哗的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