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年整训,临近大战,满清权贵们要的是一支可以和京营抗衡的汉人炮灰。/p…
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多铎等皇族重臣一同点阅汉八旗精锐。/p
轰轰轰,正黄旗精锐首先走过来。/p
队列齐整,都是身穿皮甲棉甲。/p
昂首阔步,士气颇为高昂。/p
当先领军的正是智顺王尚可喜。/p
须发斑白的尚可喜依旧十分强壮,坐在高头大马上自有威严。/p
他抽出宝刀高呼陛下万岁。/p
麾下军卒也齐声呐喊,声震四野,军容颇盛。/p
这几年来,汉八旗抽调精锐四万,不再戍守,或是修路等杂活,只是多加操练。/p
加上火铳列装极多。/p
这四万精锐的战力有了极大提升。/p
尚可喜私下以为这是建立汉八旗以来最有战力的一支精兵。/p
只是和明国京营相比火铳射程还有差距。/p
除此,他不认为战力相差过多。/p
福临看的是心驰神往,大概沉浸在他日后亲政统领精兵大杀四方的迷梦中。/p
多尔衮等人不在意。/p
他们从来以为再齐整的队伍也没用,要的是战力。/p
各旗列队通过。/p
然后,开始火铳射击的演示。/p
直接有几百名死囚被拖上来,直接绑缚在六十步的距离上。/p
这些死囚绝大部分都是汉人朝鲜人。/p
他们惊恐的喊叫着。/p
没人管他们的死活。/p
大清的展示就是这么血腥,不用什么牛羊,直接用人。/p
这些汉奴身上也身披破败的棉甲和皮甲。/p
福临年岁不大对这些也是习以为常。/p
汉人在辽东别杀戮那是平常事。/p
尚可喜一声令下,两千名火铳手分为四排上前。/p
随着将令,他们填充火铳,然后准备着。/p
这两千把火铳都是燧发火铳,是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p
随着鼓号大作,第一排击发。/p
砰砰砰一片烟雾弥漫。/p
第一排发射后不管后撤,第二排击发。/p
先后连接顺畅,速度极快。/p
诸王点头,这个速度就是二十息一轮轰击,完全可以和京营明军的射击速度抗衡。/p
靶位那里惨叫连连。/p
四段击结束,那里已经是无声无息。/p
诸王被尚可喜请去观看结果。/p
只见所有死囚都已经中弹身亡。/p
身上的皮甲棉甲被撕碎。/p
根本无法阻挡火铳弹丸的轰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