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招募新卒势在必行。/p
这次的超募是前所未有的庞大,过六万众。/p
当然,还是遵循戚继光的点兵方法,城中青壮一概不要。/p
都在陕甘晋等边地招募贫苦人家子弟。/p
尤其是边地昔日军户家为主。/p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这些子弟能吃苦,生死时刻不畏生死,能豁出去搏杀。/p
江南一线的子弟就比不上了。/p
经过数月的锤炼,可说粗粗有了模样。/p
当然还得和老卒混编,然后经历战事淬炼,才能达到京营铁军的标准。/p
刘之虞接任兵部尚书后还是兼任提点京营练兵事,因此他投注在新兵上的精力最多。/p
他内里真心希望这些补充的兵员不会都用上。/p
只是决战消息传来,迟迟没有接下来的急报抵达。/p
刘之虞有些烦乱。/p
毕竟他如今是大明的兵部尚书,胜负的结果他的责任重大。/p
踱步许久,刘之虞感觉有些疲累,不禁自嘲一笑,他随着孙相围剿流寇,参与了几次京营大战,可说历练无算,从没有这般坐卧不安过。/p
只能说关心则乱,此战实在是干系太大了,最后一次明军大规模主动出击辽东就是惨败的松锦大战,损兵折将不说,就连洪承畴这个大学士都折了。/p
因此朝中阁臣包括各个部堂都是十分牵挂。/p
他这个兵部尚书的压力不用多说了。/p
刘之虞啊,刘之虞,这些年的养气功夫是白费了。/p
平静了下来的刘之虞让吏员清理地方,放下铺盖,他准备休憩。/p
毕竟如今已经临近子时。/p
军机处有两个耳房,值守的大臣夜间可以在这里休憩,当然被褥自备。/p
刘之虞躺下后翻来覆去的翻滚了好一会儿,直到子时才睡下,多年的养气功夫没帮上太多,关心则乱啊。/p…
睡梦中,刘之虞忽然置身战场,火炮火铳轰鸣声不断,京营和清军铁骑激烈搏杀。/p
步阵烟雾缭绕,火铳响个不停,刘之虞甚至能闻到刺鼻的硝烟味道。/p
刘之虞心焦的看着双方旗帜,这是在哪里激战的,怎么看不清领军的将领。/p
就在刘之虞焦躁万分的时候,忽然连续不断炮响,没个停歇。/p
刘之虞惊了。/p
大炮怎么如此密集,好似有数百门一般,不对劲。/p
接着他被人摇醒了。/p
刘之虞听到有人激动万分的喊着,/p
‘大人,您听听,南城方向的爆竹声,接连不断啊,好像有捷报传来,’/p
身边的吏员喊着,嗓音都有些失声。/p
刘之虞这才知道方才不过黄粱一梦,他急忙坐起,只听见南边爆竹声声,就在这会儿越发的密集了。/p
刘之虞立即起身更衣,他焦急的披着大氅冲出军机处门外,此时南边爆竹响的没个个数,更有烟火升腾在夜空中,是如此的明亮。/p
南边隐隐的传来万胜的高呼声。/p
刘之虞急切的来回踱步,早已迫不及待。/p
接着他看到乾清宫暖阁方向灯火大起,一支队伍汇集起来,刘之虞心中一动,急忙迎过去。/p
果然是康永帝出了暖阁观看。/p
刘之虞急忙见礼,朱慈烺摆摆手,/p
‘免礼,’/p
朱慈烺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南边照亮夜空的烟火处,/p
“刘卿,繁星朵朵啊,好景象啊。”/p
朱慈烺内里也十分的激动,九成的把握就是大捷的消息传来。/p
这是多日的期盼,但是没有到最后一刻答案揭晓前谁能笃定。/p
朱慈烺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颇为焦虑。/p
这些年来的筹划就在今日了吗,这就难怪他也有些沉不住气了。/p
“这是东风夜送花千树,定是辽东捷报啊。”/p
刘之虞笑着拱手道。/p
“哈哈哈,朕知你这是讨个好彩,且等等吧。”/p
朱慈烺笑道。/p
两人一同仰望空中不断绽放的繁星等候着。/p明血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