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八年春,山海关东罗城、东翼城城门开启,大明的旗帜再次飘荡在关外。/p
明军时隔多年再次出关。/p
这次出关旌旗十万,兵甲森然,一眼望不到边际。/p
山海关威远楼上,大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李乾用望远镜望向东北,看着大明精锐骑军首先北进,荡起大片的烟尘。/p
李乾身边军将官吏林立。/p
李乾放下望远镜,笑着看向身边的诸将,大明山海总兵官吴三桂、大明宁远总兵官焦埏、大明锦州总兵官黎勇、大明广宁总兵官唐祁。/p
“诸位将军,我军谋划经年,今日将以猛虎下山之势回师东进,本督命你等克复辽西,和辽中本部汇合,诸位,陛下在期盼你等的捷报,千万别让陛下失望。”/p
诸将叉手施礼,/p
“末将不胜不还。”/p
李乾笑着颔首。/p
诸将下了城楼上马而行。/p
李乾手搭凉棚望着诸军开出东罗城。/p
“李督,大军十万必所向披靡。”/p
大明锦州巡抚陈明遇笑道。/p
“大胜可期,建奴无可逆转。”/p
李乾淡淡道。/p
这两年半,大明用尽全力,整训了骑军五万,步军十五万,继续粮秣过两百万石。/p
可说将大明这几年的盈余全部积攒起来,就为了这次克复辽东。/p
他指挥的西路军,而刘之虞指挥东路军正在从辽阳北上,过沈阳,直驱铁岭。/p
只要占据铁岭,将会封闭建奴南下的通道。/p
这是逼着建奴决战。/p
西路军十万,中路军十五万,东路军八万,三十余万大军一同出发。/p
再有后军八万,供给粮秣。/p
此外,海州、耀州、辽阳乡兵三万也被征调宿守。/p
如此重兵攻伐,不足四万军力的建奴无论供给哪一方都是绝对劣势。/p
现下不是昔日萨尔浒,或是宁锦大战。/p
每一处都有配备两万骑军,哪怕建奴骑军突袭,都无法撼动。/p
几乎断绝了建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明军的可能。/p
之所以准备的如此充分,就是为了让建奴面对哪一方面都处于劣势。/p
要知道广阔的辽东,给了建奴铁骑最大的游击可能。/p
现在的兵略就是断绝建奴最大的优势机动力。/p
李乾自咐如果是他统兵也是头大如斗。/p
其中东路军经略辽南,中路军北上铁岭,路途不甚遥远。/p
路途最远的是辽西八百里路程。/p
好似最可能被建奴突袭。/p
但是,水师已经在新宁远登陆,那里就是供给点,直接将粮秣供给提前数百里。/p
没给建奴留下明显的机会。/p
这样的筹划,占据绝对优势的军力下,李乾看不出不胜的理由。/p
“本督想得是陛下已经招募了流民佃户近百万,就等着我军的捷报,然后开拓辽东辽北,头疼啊。”/p
李乾摇头道。/p
他职守是蓟辽总督,其实以辽镇为主,主要就是收复辽东后恢复生产,争取三五年内恢复旧观,然后继续向东向北开拓。/p…
这才是最大的麻烦。/p
过百万人的流动、开拓,庶务无算。/p
都要他掌总。/p
“那是陛下看重,您如今可是大明督抚中职权最重的一位啊。”/p
陈明遇笑道。/p
李乾摇摇头,/p
“位高权重,许他人心中得意,本督是如履薄冰啊,这是数千里的大开拓,本督深恐有负君恩。”/p
他压力山大,这次治军治政不容有失。/p
陈明遇这次没言声。/p
他作为锦州巡抚也面临着在辽西的诸多庶务,闲散两字和他无干了。/p
.../p
步出城门洞,阳光洒在李进忠的脸上。/p
李进忠贪婪的吸口气,这是时隔年许后再次踏上辽东的土地。/p
他如今是宁远参将。/p
他已经从京营调入新成立的辽镇左营。/p
成为左营二十多位参将之一,统辖三千三百余精锐。/p
他的身边乘马跟随的还是吴迈。/p
“大人,还是我辽东好啊,看着敞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