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新雨窝在躺椅上晒太阳,静静听宛嫔讲述当年。
“……当朝皇后并非陛下原配。十数年前,皇后为陈氏嫡女,为陛下诞下嫡长,也即是大皇子。陛下非常喜欢大皇子,早早便将他立为太子。可惜,小太子三岁那年染了一场怪病。太医院救治无果,小太子苦捱两月有余,逝去时已无人形。陈皇后悲痛欲绝,一个月后,随小太子而去。
“陛下震怒,委派亲信彻查太医院,结果查出一个与陈家有旧怨的太医。那太医知道事情瞒不住,也早存了死志,在被抓住之前就于家中自杀。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宛嫔面色如常,但声调却一再放低放缓:“那时候,陛下后宫远没有这么多人。陈皇后之下,只有一位宛妃倍受宠爱,而在小太子染病之前,宛妃恰好被查出怀孕。
“流言也不知从何而起,总之等我发现时,就连宫中洗衣的仆妇都知道,是潘家为了给宛妃腹中胎儿铺路,才联合那自杀的太医做了这么一场局。陈皇后和小太子一死,位置自然就会留给宛妃母子。”
说到这里,她眼神涣散,不自觉摸上自己肚子:“流言传得有模有样,可那时孩子还未出生,连本宫都不知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呢,呵。”
奚新雨眉头微蹙。
宛嫔继续道:“陛下很快派人调查。潘家本就清白,他们调查不出什么。就在本宫以为流言要不攻自破时,一个太医院小太监呈上一封书信,那书信,那书信竟是我父亲写给那自杀太医的,里面详实记载了我父亲是如何教唆太医谋害太子……
“铁证如山,潘家百口莫辩,最终被定罪……”
这段往事奚新雨早听潘纶说过,如今听宛嫔从她的角度讲述,又发现许多细节。
她问:“皇帝是如何确定那书信就是你父亲写的呢?”
宛嫔抖了一下:“字迹。”
奚新雨眯起眼睛:“字迹?”
宛嫔颔首:“我亲眼看过那封书信,确实就是父亲笔迹。父亲学富五车,字体也自成一派,十分特殊,根本无人能模仿。面对这证据,父亲从始至终都未认罪,但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否认那书信上的字确实是出于他手。”
奚新雨很快找到关键:“我记得潘老先生说过,如今得势的葛家,当初就是你父亲副手?那时候,他应该有很多机会能得到你父亲的亲笔手稿?”
“对!”宛嫔看着她,目光闪动,“这件事,我一直等到葛淑琳对我冷面相向才想明白……没想到,竟被你一眼看穿。”她深吸一口气:“我猜测,当年葛家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仿造出那封书信,才将太子之死嫁祸于潘家!”
倒退回十几年前,如今趾高气扬的淑贵妃不过是一介小小贵人,靠着伪装出来的面孔,牢牢抱着宛妃这条大腿。一开始出事时,宛妃还怀有身孕,只被软禁起来。宛妃不甘,暗中托人找她,以为凭着两人姐妹情谊能得她相助,却没想到被淑贵妃告发,挨了一顿刑罚。当时的宛嫔早已身心俱伤,这顿刑罚下来,她腹中胎儿直接流掉。
天子见状,削了她的妃位,将她废入冷宫。
奚新雨思索着宛嫔话中细节,良久后说道:“前阵子,我们找到潘家一个退休管事。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知晓当年之事,但是时至今日,我们都无法从他口中撬出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