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竞技>塔防战略> 第244章 月球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月球计划(4 / 4)

其实登月是其次,重载火箭的开发工作主要是为了未来第四行星红星的开发做准备,到时候总不能送一堆一百公斤的破烂到红星组装空降吧。

现在改变计划送机器人过去,技术准备都可以暂时不理会,直接就能做到啊。

不过现阶段未来空间站和死亡权杖还是重点,“智人”机器人至少先把未来空间站的工作进度保障了,该过程也是进一步观察、调试和优化需要。

月球基地从现在开始做规划,个方面细节整明白,等“智人”的量产线搭建好,未来空间站也有一定规模,时机刚好。

另外,还有个东西也需要时间等待,一口超级电磁轨道发射器。

现有的三口电磁轨道发射器,都是基于隧道工程留下的竖井建立的,不管怎么美化,确实是占用了公路、铁路资源。

三号井通过验收后,航天机构觉得还是要来口大井,目的是能够把人发射上去。

现有的井加速度过高,用来载人巨大的G力会直接把人挤爆。所以载人仍然使用传统火箭,传统火箭本来复杂度就更高,为了确保安全,必须的检查流程也省不下来,人力物力消耗都不少。

而为了实现发射器载人,需要大幅度增加电磁加速段长度,至少都要加到六千米以上。该长度不可能打垂直井,必然需要弧度,又会产生额外方向的G力,为了降低G力还需要更长。如果再顾及未来需要运一些大科学家之类的珍宝级人物上天,加速度还要再降,或者让发射井能够通过长度更大的火箭本体。

论证来论证去,最后论证出来一个十二公里长度的螺旋上升轨道。

稍微一算,都做到这么大规模了,干脆做五米口径的啊,材料损耗增加量不超过五成,但可以发射至少三倍以上的载筹。

五米不是胡乱捏造的数字,否则当然是越大越划算,C国的挖洞能力别说五米,十几米的都能挖出来。

五米能够匹配现有的生产能力,C国已经具备成熟发射经验的火箭,最大直径就是五米。参考前面米的一号到三号井使用经验,这个直径未来利用好了可以把四十吨的载荷送去低轨道,哪怕是眼前,经过较为简单的火箭改造,也能送八(同步)到二十五吨(低轨道)。

这里体现出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缺点,既口径匹配能力缺陷。

电磁弹射,加速体距离线圈越远越难以受力,给米造的就只能发射米直径的,去发射米直径的虽然会更轻,可是加速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无法预料的方向偏差,甚至导致发射井损坏类型的严重发射事故。

总而言之,五米直径十二公里长度的超级发射井,就是C国给未来载人运输做的努力,月球开发也要落在这上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