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竞技>塔防战略> 第310章 残酷的“希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0章 残酷的“希望”(2 / 4)

而人类AI化,则是在科技实力完全不达标的状态下,直接用人来训练AI,目标是让AI呈现出训练者一样的状态。

AI化之后,虚拟世界里便存在着一个不需要操作,行为逻辑就和训练员一模一样的“生物”,后续可以通过上传或复制AI到机器人上的方式,获得一个……物体。

AI化和数据永生的共通点,是两者都可以和原生命同时存在,既人还活着,数据世界里已经有复制体了。

说到底那东西都不再是人类,只能称之为余烬罢了。

即使用这些余烬,去尝试反过来训练一个新的人类婴儿,也与“本我”无干。

“我能感觉到且只能感觉到‘我’,我的意识从未感知到‘它’”。

这明显不是生命延续,不过在末日环境下,特别是土球这样技术实力,透支未来才勉勉强强能建小型太空永居点的,人类AI化已经是技术难度、物资及工具需求最低的“希望”。

当然具体操作中,绝对不能明说“人类AI化”,需要给它做个包装,比如什么“数据方舟计划”、“意识储存”、“数据永生”等等。

说白了,跟胡吹出一个“希望”,对于后灾难时代的人群管理,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只是人类AI化真的能做出来,而且数据一直保存下去,以后对于考古、研究、虚拟世界拟真化也真的会有用。

第二个禁忌答案,缸中之脑,机械飞升。

从土球两年来对怪兽尸体及残骸碎片的研究可知,用一个有特殊屏蔽层的机械脑壳,更够做到有效保护大脑,避免因孢子、特殊辐射等情况,产生的生命替换、基因变异、化学物变化引发怪兽化现象。

缸中之脑路线刚开始的时候,对人类世界的伦理观冲击会非常大,在一个健康的人群环境里几乎必然被扣上反人类罪,只能在末日环境中才有进步的可能。

该模式的优点不少。

首先对应土球的情况,能够杜绝人类因进食、饮水、排泄等行为产生的暴露风险,只要确保营养液不被外来孢子污染,脑子会出于几乎绝对安全的状态中。

其次大脑是神经元集合,排除了躯体的因素,它能够训练新的神经细胞来对接更复杂的机械躯体。

最后,神经元的训练重建机制,使得大脑寿命要远长于身体,采用合适的营养液循环运输机制,寿命能普遍达到150岁(按人类躯壳出生年计算)。

缺点嘛……特别容易发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