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黄巾军不怕死,而是怕散了之后死得更快。
八万黄巾军众志成城,想要拿下西鄂,就得把他们当成正规军来看。
其实再次拉起来的黄巾军队伍,除了装备上的短板之外,一切都是正规化的。
令行禁止,一切都有模有样。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更是超过了正规军,达到了精锐的水平。
刘正召开了战前会议,提出了分兵的战术安排。
郭嘉献计说:“校尉大人,不如截断城外河流,令其改道,这样一来,西鄂城就会缺水,很快就会弃城逃走。”
刘正说:“奉孝此计不错,就这么办!”
刘正一锤定音,命令太史慈带着两栖团执行断水任务。为了保护两栖团的侧翼,张绣带着西凉团做起了贴身保镖。
同时为了迷惑西鄂城中的黄巾军,刘正决定分兵出击。
为了加强攻城的力量,刘正让吕蒙接替天卫团防御屈申关,把典韦召唤到了西鄂城前线。
没过多久,典韦奉命赶到。
刘正让典韦带着天卫团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周泰带着丹阳团做预备队。
刘正也带着黄忠等人参与了攻城战。
韩忠得知兴汉军攻城,有如惊弓之鸟。
他一面吩咐人收拾金银细软和粮草辎重,随时准备撤退。
另一面又不甘心望风而逃,于是就亲自坐镇南门,指挥黄巾军战士反击。
典韦拿着双戟,腰间挂着十柄寒光闪闪的小飞戟,跟着先头部队就上城了。
典韦舞动双戟,东扫西突,很快就清出了一片立足之地。
身后的天卫团战士蚁附上城,纷纷列阵,开始了稳步推进。
韩忠数番血战之后,总算是成长起来了。
只见他有条不紊的指挥各守城部队,对天卫团战士展开了围追堵截。
当天卫团的两个营相继上城,并且形成建制之后,就开始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了。
韩忠从没有战事的东门抽调部队增援南城之后,双方才势均力敌的厮杀了起来。
只可惜黄巾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除了个别幸运儿之外,根本就对天卫团构不成威胁。
好在黄巾军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人多。一个接着一个的送人头,排好队送上前让天卫团战士伤害。
毕竟打倒对手是需要花大力气的,天卫团的人没有受伤,就是累得要死。
典韦厮杀了一个多时辰,肚子也开始咕噜咕噜直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