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就是十万大军,也休想撼动潼关。
徐荣站在潼关上,身边站着樊稠。
刘正问:“徐荣,西凉铁骑已经日落西山了,你还要执迷不悟吗?”
徐荣回答说:“兴汉侯,光说不练嘴把式,有种你就攻打潼关!”
赵云上前请命,带队冲击潼关。
刘正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笑话,潼关那么险要,让赵云带队冲锋送人头,这样的事情,也太损害智商了吧?
郭嘉问:“侯爷,咱们是来给自己添堵的吗?”
刘正说:“奉孝,其实我就是,单纯的想要看一下潼关而已。”
至于强攻潼关,没有那个必要。
长安城里,还盘踞着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呢?
这要是捅了马蜂窝,会要人命的。
刘正可不想跟西凉铁骑顶牛,反正西凉铁骑,很快就会成为一盘莱了,到时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强攻潼关,那后果太严重了。
刘正驻军弘农,就是为了等吕布和并州铁骑而已。
至于西凉铁骑,刘正没有兴趣。
一支军纪败坏的军队,根本就不存在收服的价值。
郭嘉说:“侯爷,看一回潼关,有损士气呀!”
刘正问:“承认自身的不足,真的有那么困难吗?”
潼关是天险,兴汉军无力进攻,这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肯承认潼关的地位吗?
作为统兵大将,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重要。
在潼关热血上头,那简直就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赵云看着潼关的地形,终于认识到了白马军的不足。
白马军是平原野战的利器,战阵冲锋的好手。
要是用来强攻潼关,那简直就是瞎折腾。
赵云说:“侯爷,我知道错了。”
刘正没有说话,战阵之上,认清形势很重要。
毕竟有时候的一念之差,那结果可就天差地别了。
郭嘉说:“侯爷,咱们回弘农城吧!”
刘正说:“奉孝,子龙,不能就这样走了,兴汉军已经开始骄傲了,这样的苗头,得早一点掐掉。”
赵云的热血沸腾,白马军也不信邪。
似乎眼前的潼关,是纸糊的一样。
胜仗打多了,连审时度势都不会了吗?
战场总结天天在搞,怎么全变成了形式主义。
难道就是为了哄我开心吗?
看着潼关,大家都好好想想吧?
骄兵必败,咱们不过是浅尝辄止的与西凉铁骑,打过几次仗。
好像就可以目空一切了一样呢?
面对潼关,也想撞一回。
还真是长能耐了呢?
白马义从在孟津关城的战斗,大家都没有学乖吗?
一个敌人都伤不了的战斗,有意义吗?
兴汉军是在发展壮大,可是咱们的对手,也没有闲着。
徐荣的指挥水平,越来越高了。
直接把兴汉军拖在潼关,动弹不得。
要是再冲动一下,讨董支队,就该全军覆没了。
大家都清醒一下吧!
对着潼关,都得想明白——兴汉军,到底是不是天下无敌呢?
刘正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他一手缔造的兴汉军,居然也走上了骄兵必败的老路。
白马军居然想要硬撼潼关,难道真已经膨胀了吗?
刘正不敢想象——当败绩来临的那天,白马军还堪再战吗?
赵云面露羞愧之色,毕竟中了徐荣的激将法。
白马军居然把持不住,义愤填膺的想要冲关。
这样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
郭嘉说:“侯爷,适可而止吧!”
刘正点了点头,再看了一回潼关,带着郭嘉调转了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