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兴汉使命> 第636章 猗氏会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 猗氏会盟(3 / 4)

对于河东,袁曹二人都无心争夺,弘农的邓艾,黑山的马超,让两家都没有脾气。

河东不设防,是袁曹二人在试探梅园的态度。兴汉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两百万,特别是工厂化制度建立之后,梅园的预备役兵源突破了千万大关。

预备役兵源工厂化,是梅园在新形势下的全民皆兵制度。总参谋部与各大集团签订协议,让预备役进入工厂打工,实行四个时辰工作制再加上一个时辰的军事训练。

这样一来,梅园练兵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产业工人就是预备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私兵的生存土壤。

曹操是羡慕嫉妒恨,梅园让预备役兵源从事生产,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还能增加内部的安全。

要是换了从前,梅园这样的做法就是授人以柄。好在从启蒙教育开始,思想品德就是常抓不懈,倒也不用担心预备役家族化。

梅园让预备役参与劳动,不仅可以减少征兵的中间环节,还可以试探世家对兴汉军的支持力度,更可以协助地方部队维持治安。这是一举多得的有力措施。

袁绍说:“孟德,预备役工厂化,职业军人精英化。咱们两家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山寨一回。”

曹操摇了摇头,心有余悸的对袁绍说:“本初,梅园对世家的掌控力度,使得兴汉军的储备体系得以成功。咱们两家对世家的掌控力度不足,照搬梅园的经验就是找死。”

预备役工厂化,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是根本前提。毕竟产业工人拿了工资,就会本能的服从老板的命令。很多时候华夏的百姓都会遵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行为,这是一种不问是非对错的愚忠。

只有让预备役兵源真正的明辨是非,才能确保预备役的拆分不会出现重大的忠诚事故。

再有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工厂老板掌握了预备役的经济利益。如何确保预备役的忠诚,就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工厂老板的位置很关键,百万员工百万兵。想要保证梅园对预备役的绝对掌控,必须要做到持续影响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