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兴汉使命> 第705章 课题排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5章 课题排序(2 / 4)

第四项课题是诸葛恪提出的研究课题:如何在多民族杂居区域建立公平制度?

生活习惯的差异,将会导致很多问题。梅园设置地方官员掌控地方,就必须要处理好各种内部矛盾和争端。

拿下一片土地容易,想要治理好比较困难。南匈奴扎根朔方已经很久了,乌兰族人想要站稳脚跟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掌握火候与分寸,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五项课题是司马师提出的沙漠行军细节的研究。雁门关是兴汉军对抗鲜卑残部坚昆势力的屏障,历代防守资源完全依靠太原方向的物质支持。

雁门关的物资储备,注定了无法驻扎大规模的兵力。一是有人进犯边境,就必须要固守待援。然而强敌来袭,想要抢延时间并没有那么容易。如何快速增援,就成了后方援军需要解决的难题。

提高行军速度倒是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只是敌方不是草包,肯定会计算出一个预估值。后方援军想要出其不意,就必须要在路线的选择上下功夫。

第六项课题是鲍三娘提出的夫妻同心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历代女将很难脱颖而出。特别是周礼制定以来,女将更是凤毛麟角。然而活跃在战场之上的女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无**成名就?

第七项课题是曹真提出的朔方布防节点的规划设置。朔方由于沙漠的存在,很多地方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想要保证朔方的安全,就得在当地的承受范围之内排兵布阵以诚少损耗。

第八项课题是沙摩柯提出的步战抗骑的武器选择以及装备材料技术的革新。祖传的战刃在群战之中表现差劲。一根粗制滥造的狼牙棒反倒成了关键力量,让沙摩柯明白了很多问题。

第九项课题是贾充提出的论沙漠战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但凡大战总有牺牲,物资耗损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为了降低伤亡,减少物资消耗。如何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就成了名将的分水岭。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成了以少胜多的标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