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南中地理闭塞,圣人教化难以普及。晋军南征,欲将百姓纳入华夏正统。从此教化归一,律令归一,才是和平的根本保障。”轩辕无双对答道。
慧光劝道:“止息兵戈,才是万民之福!”
“大师如今与群兽为伍,当知兽类饱腹之时,肯定会与人为善;然而食不果腹之际,谁还会把善当回事儿呀?”轩辕无双反驳道。
慧光以佛有割肉饲鹰之善,地藏王更是常驻地狱度化恶鬼。
轩辕无双则认为,佛亦血肉之躯,鹰之食可是天长日久的事情,当佛之肉割完之后,又该割谁的肉呢?习惯了吃肉的鹰,总不能心甘情愿的饿死吧?
因此,有约束力的秩序,才是保障一切之根本。鹰食肉,也得限定种类。食物链的平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一个人主动割肉饲鹰不是错,可是习惯了吃肉的鹰,会不会让其他人被动的成为被割食的对象?
慧光无言以对,鹰吃了佛的肉之后,难道就会改变本性转而吃素吗?既然鹰依旧还是要吃肉的,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动员更多的佛等着被割。
慧光根本就不能回答轩辕无双的问题,只得听她阐述秩序。
法令约束,违备必罚。对于不遵守秩序的鹰,坚决予以人道主义消灭。
用强力约束作奸犯科之辈,对于犯禁者,直接从**上消灭。
佛门靠劝,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兴汉山庄靠制,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慧光的舌辩之能不及轩辕无双的舌灿莲花,只得仓惶退回南中军大营。
木鹿大王见慧光败退,决定拿出压箱底的手段。
八百象兵,驱使大象军阵靠近南门。
星武营手中的兵刃,根本就奈何不得皮粗肉厚的大象。即便是侥幸刺伤了大象,也伤不到象阵的根本。
吕布的贪狼连一触即溃,典韦的金牛连也挡不住象兵的碾压。
建宁城头的刘正见势不妙,忙传令城外的部队退守城中。
象兵在木鹿大王的指挥下冲击建宁南门。
刘正只得命令金牛连在城头固守,又命令射手连在瓮城布置第二道防线。
半小时之后,象兵突破建宁南门。
兀突骨见状,忙命令藤甲兵跟在象兵背后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