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父亲不能出征有两个原因:
一是年纪大了,无法适应边境的苦寒。
二是他作为一家之主,一旦死在了战场上,整个家就崩溃了。
花木兰为了让花家的顶梁柱留在家乡,于是就替父从军。
折冲校尉作为集结府兵的号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猫腻。
他之所以同意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她拥有战斗力。
其实在乱战年代,战争是不分男女的。
花木兰通晓兵法,可以成为折冲校尉的左膀右臂,稍微开一下后门也就无可厚非了。
得到了折冲校尉的首肯,花木兰一家的顶梁柱总算是保住了。
花木兰的父亲留在家中,花家的地也就保全了。
折冲校尉冒着风险让花木兰代父从军,她到了战场上之后,很快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花木兰可以做到将军,作为顶头上司的宋州折冲校尉,当然也会分润大量的功劳。
折冲校尉让花木兰从军,说起来也是一种投资。
花木兰的表现,也是最好的回报。
府兵的兵农合一,其实就是种田为主,打仗为辅。折冲校尉也不敢过于斤斤计较。
在当时的环境下,好男不当兵,指的就是那些承载家庭希望的主要劳动力,是不会送到战场上去消耗的。
折冲校尉要是敢让各个家庭的顶梁柱上战场,恐怕还没有开打就得崩溃。
在那种情况下,通晓兵法的花木兰提出代父从军,虽然说不合规矩,但是却解决了折冲校尉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