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叹道:“造化城与飞卢部落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咱们若是参与成吉将军的军务,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费力不讨好。一旦引起什么误会,预备队的练兵计划也会受到影响。”
赵云的话很平静,似乎也有些绝情。可是这话进入了走在前面的钱语耳朵里的时候,却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混沌境后期的钱语,只觉得脑海里突然之间降下了一道闪电,那道闪电瞬间化作了两个大字——斩情。
自古以来,大仁不仁,大德不德。走上修道之路,注定会一路经历失败者的尸山血海。对于单个的人来说,规则就是冰冷无情,不近人情的代名词。
人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法理人情。可是又有谁真正明白,既然法理可以解决的矛盾争端,又何需披上人情的外衣?倘若需要人情通融,又怎么称得上是依法处理的结果呢?
只不过在遇到状况的时候,谁都是严于待人,宽以律己。同样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就叫情有可原,放在别人身上就非得要罪加一等才能满足心理预期。
人们通常都觉得成功者就是走了狗屎运。至于失败者,那就是天道不公。由于人的利己特性,总会认定只有自己好了,才能算是苍天有眼。倘若别人得道,那肯定是不公平的结果。
钱语忍不住的想起了曾经的那些经历。周围的人会把她的每一点进步都归功于有一个好的父亲。倘若有半点不尽人意的地方,数不清的诋毁就接踵而至了。
她曾经痛苦过,迷惘过,也冲动过。她甚至有一次还向父亲提出了解除关系的要求。有一个当院长的父亲,钱语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不公平。
成功了不公平,失败的时候落井下石的人依旧觉得不公平。可是这些都是钱语有能力选择的吗?
只不过钱语的反抗,在世人眼中却成了可笑的代名词,还被贴上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标签。
钱语的父亲并没有理会,而是说了一句话:“丫头,你的身上有我的血脉。即便是咱们申明断绝了关系,那些诋毁你的人依然会认定你就是我的女儿,我依旧是你无法摆脱的那棵大树。不管你有没有享受这些福利,你依旧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世人不会因为你的声明而改变对你的看法,你又何必迁就于他人的想法呢?”
直到此刻,斩情境的一丝光线照亮了钱语的世界,她才真正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血脉亲情,不会因为声明而割裂。掩耳盗铃的举动,只不过是厚颜无耻的继承了父辈的余萌,却又不肯承认长辈的贡献而已。
钱语很快就明白了斩情境的真正含义,那就是用修道的手段摒弃得失之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营地上空,一朵黑云笼罩在了钱语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