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编组完成之后,刘正命令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联合作战,继续执行屠狼计划。
至于萧若兰的第三军团,则拉到沙骑士兵学校进行集训,两位军事主官,则进入造化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
秦军内部力量重新洗牌,七望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隆重登场。这样的历史大势,就连刘正都没有办法抑制。萧若兰一入仕就独领一军,成了帝国少将级别的军事统帅,这不是因为她的个人实力有多强悍,而是帝国对七望整体实力的认可。
在谈到七望崛起的原始过程的时候,刘正问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外面结交新朋友的时候,听到同一个姓氏的人自我介绍,会很快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若是不同的姓氏,哪怕对方是亲兄弟,都会区别对待?至于以后会有多少交情,那是日久见人心。只不过相同姓氏之间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建交。”
林小妖问道:“陛下,你的意思是说五姓七望的发展壮大,其实是利用了血脉关系催生的同姓相吸原理吗?”
刘正回答说:“世人皆以传承姓氏为荣,大家都会情不自禁的认定同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宗。这是一种无法人为控制的感情靠拢和真情凝聚。”
林小妖问道:“陛下,若是帝国想要分化七望,有什么办法吗?”
刘正平静的回答说:“新生世家拥有传承核心之后,就会情不自禁通过赐姓的方式壮大家族。五姓七望的壮大,基本上都是通过赐姓的手段凝聚一时人杰,传承到后面,大家都习惯了尊贵的姓氏,至于本来姓什么,基本上没有人会在意,这就是世家传承中至关重要的姓氏认同。”
刘正讲到这里的时候,顺便谈到了化解七望尾大不掉的办法,那就是大力推崇随母姓。
刘正以兰陵萧氏和扶风马氏联姻为例。萧氏女嫁到马氏,再推广随母姓。那么扶风马氏,肯定不会把姓萧的那个孩子当成传承祖业的首选,甚至有可能直接剥夺继承祖业的资格。
或许有人会说,姓萧的那个孩子向兰陵萧氏靠拢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这样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兰陵萧氏作为七望,姓氏宗族的力量非同小可,扶风马氏的孩子,即便是姓萧,又不是兰陵萧氏赐姓认可的存在,想要入兰陵萧氏宗谱,那就只能降等为赐姓仆从的身份。
那么问题就来了,两望联姻,基本上就是门当户对,可是随母姓的孩子得不到父族的认可,回到母族又会降等,类似于仆从之流的存在,更上不了宗谱。
这样一来,随母姓的孩子肯定无法融入母族,自取其辱。在得不到父族认可的情况下,那就只能另起炉灶重新开创新家族。
只要坚持数百年,只要多出美女的兰陵萧氏多出一批同姓竞争对手,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七望的团结。
而帝国方面,只需要抛出一个随母姓的引子,就不再投入,只需要坐等事件发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