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蒋中正可不会和我们和平谈判。不过,他要谈,我们就和他谈,他要打,就和他打。
南昌起义的时候,我们没有害怕过他,在井冈山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怕过他,在艰难的长征路上,我们更是没有怕过他。
现在,我们同样不会害怕他。”
总理此时语气坚决地说道。
“哈哈哈,没错,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还是要有的嘛!
不然的话,血战湘江之后,只怕我们就要吃散伙饭咯。”
主席半开玩笑地说着,回忆起来过去的峥嵘岁月,回想起来那场慷慨悲壮的战略大转移。
夏阳遇刺的第六天,八路军和四军的又一次大规模冲突爆发。
这一次,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直接向前推进了十多公里。
反观四军,因为夏阳的突遭变故,而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领导。
在八路军的攻势面前,几乎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实际上,在前线的四军部队,基本上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他们只是听到了一阵一阵炮弹轰击的声音,随后便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而这些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进行有计划的撤退,诱敌深入。
当然,话虽然是这样说,在外人看来,却不是如此。
他们已经认定,此时此刻,四军的士兵们,因为失去了夏阳这个四军灵魂人物的指挥,已然溃不成军。
尤其是日军方面,更是如此。
当然,也有一些日军的侦查员,发现了端倪。
他们冒死进入主战场不远的地区,在远处进行侦查。
发现八路军的部队虽然炮火凶猛,但是炮弹却并没有造成血肉横飞的景象,而四军更像是主动放弃自己的防御阵地,向后撤退。
这一点非常奇怪,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已经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做好了对四军进攻的打算。
这种准备工作,他们在四军与八路军冲突规模扩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