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酒宴,牵扯出许许多多的线头,牵扯出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让刚刚平静了一会儿的帝都重新掀起波澜。
在这样紧张的形势下,上官虹日还是上报了他来此的第三个目的:“陛下,臣有一事想要请求陛下。”
酒过三巡,晚宴差不多要结束了的时候,上官虹日又一次提出请求。老皇帝看他面色严肃,感觉应该是件大事,便问道:“虹日,何等事情值得在如此欢快的场合提起?”
“启禀陛下,开春一到塞外雨量出奇的丰沛,微臣担心西方游牧民族会南下抢夺草场,恳请陛下增派五百匹烈马,五十车粮草至边疆,以保证前线的稳固。”
“如此时刻还想找朕要粮要人,上官虹日啊上官虹日,你是真的以为朕不会动你了吗。”陛下在心里面冷笑,挥挥手道:“准了。”
“谢陛下。”其实上官虹日之所以提出第三个请求本来就是一种试探,看看陛下的反应是什么好做下一步打算,他毕竟是个军人,在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是会起身自保的,因为近在咫尺的刀锋让他感受到了危险,但陛下如此的反应就让他放心,让他感受到陛下并没有计较刚才的事情。
其实不然,老皇帝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请求但私底下是一定会拖着不将粮草和兵马调拨过去的,对于陛下而言,这只是一种安抚对方的手段而已,未来的事情以后再说,究竟是要整你还是继续纵容你一段时间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再做定夺,反正先稳住你,免得你犯上作乱。
帝王心机非常人可以理解,陛下从刀山火海中来,稳坐帝位三十二年,手段自然非常人可比。即便是能战善战的上官虹日,即便他的演技已经达到了专业的水准,在陛下面前动的小心思还是可以在分分钟内被戳破。
其实无论怎样,老皇帝都是十拿九稳的,都是稳若泰山的,因为在所有人都亮出底牌的时候,他的底牌却从来都是紧紧抓在手里的,从来都没有真正亮出来,而他一旦亮牌,萦绕在帝都上空的阴谋诡计将在顷刻间不攻自破。
老皇帝轻易不会亮出底牌,他便是要看一看究竟谁是真的忠心,谁是利欲熏心。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皇帝侧过头看看如坐针毡的慕容皇后,狠狠地剜了一眼;再转过头看看贵妃,看到她茫然的双眼中毫无光彩,有些心疼;最后望向荣妃,以及她襁褓中的孩子。
——周围动静很大,孩子居然不哭不闹。
在目光落在孩子身上的时候,老皇帝的表情变得很复杂,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不舒服。
……
上官虹日为什么急着回到帝都,很明显是担心陛下一旦驾崩,手握军权的皇子烈会强势控制帝都,宣布登基。
在没有确立储君的情况下,所有王子登基都是合法的,等到他登基以后再赶来救场,就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