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宋时风流> 第525章 人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5章 人情(2 / 3)

但在赵煦的压力下,以及江南西路表现出的强烈抗法意图,章惇等人渐渐坚定决心,要以相当暴力的手段,来解决江南西路,为全国变法推行,树立标杆。

赵煦心里斟酌着,继续说道:“减税的目的,不止是减轻百姓负担,而是要解放被辖制的百姓与商人,激活百姓的种地热情与商人的贸易环境。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却也是实际问题。朕的想法是,明年恩科,对于寒门的录取要大力倾斜,对于科举入仕资格要大幅度放开,工匠,商人,贩夫走卒,以及所谓异族,只要没有被剥夺入仕资格,都应该享有科举入仕的资格……”

上位者是没有空话的,尤其是长篇大论,必然藏着某些重要的点。

章惇到底是历经宦海的当朝大相公,很快明白了其中许多内容,再次微微躬身。

他们需要支持者!

但支持者在现有的士林阶层已经很难在发展,他们需要培养新的支持者。

农民,商人,工匠等原本受损害、压迫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培养新的支持者,还能分化顽固的保守派!

赵煦召见朝臣,基本上是他再说,朝臣在听。

即便是章惇也一样。

明年是赵煦改元,推行‘绍圣新政’的第一年,之前的诸多准备,就要开始了!

他要做通这些朝臣的心里工作,弥合分歧,戮力同心的向前走。

大宋的问题太多,太严重,想要摆脱积贫积弱,造就强盛盛世,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事情。

赵煦吃的少,说得多。

章惇是当朝大相公,掌握着‘绍圣新政’的具体施为,却又脾气刚直,是需要最认真对待的人。

这一晚,赵煦说了很多心里话,哪怕章惇直白的觉得他还是藏着很多。

政事堂。

天色太晚,文彦博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