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自己儿子才多大,当真,就连储君也开始恐惧臣子了?
“你害怕什么?”弘治皇帝明知故问。
“害怕什么?那儿臣得好好想想了”,朱厚照摸了摸头,“我朝五品以上的官员,说是皇帝任免,实际上还不得廷推出人选,五品一下,吏部自己就能决断。
还有军马,五军都督府儿臣去看过一次,点卯也无几人,每日都是喝茶闲聊,兵事都是兵部再管。
对了,最可气的就是户部,动不动就把心思打到內帑里来,儿臣也没见过周尚书出银子给內帑啊。”
朱厚照看似抱怨,轻描淡写之间,点出了如今人,财,军,三权都在文官手里。
弘治皇帝自是知道,可是……
“朕明白了,所以啊,你不惜去做买卖,去拿钱财,与勋贵交好,为的就是打压文臣。
朕登基以来,满朝不说是人才济济,都说是一改前朝之风,弘治中兴,怎么,这些不都是文官的功劳?”
“那儿臣以后呢,要是儿臣以后遇不上父皇这样的臣子,那怎么办”,朱厚照接着来了一句反问道。
这一句话,弘治皇帝陷入了沉思。
是啊,这样的太子在文官眼里可不是个什么好太子。
这些日子杨廷和不止一次上奏了,还有些翰林也纷纷上奏,萧敬把奏章拿来给自己看时,无不是字字泣血,言表之间,都是说太子此举不是贤太子所为啊。
可太子做的一切,难道是错的?
充实里內帑,解决了几十万灾民的生计,若不是有太子这批粮食,恐怕现在………
弘治皇帝闭着眼,突然问道:“朕记得以前,你在东宫动不动自称什么镇国公,对吧。”
卧槽,朱厚照没有反应过来,镇国公?什么镇国公?和自己刚刚说的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镇国公他知道,这是日后自己给自己封的镇国公爵,带有明宗室爵位与功臣爵位结合的影子。
但在实际上,镇国公不属于明朝存在的任何爵位体系,属于朱厚照的私人创设。明朝只有其一位镇国公。
但问题是现在怎么知道镇国公这玩意的?
卧槽,朱厚照猛然想起,这位爷之前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吧,估摸着从小都有这个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