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你先出去,本宫有话要和父皇说。”
萧敬颇有些委屈的看了眼弘治皇帝,见弘治皇帝点点头,也只好出去了。
“说吧,你在想些什么?”
“扶植一个一心向我大明的朝鲜国王,让朝鲜名为藩国,实为一省。”
朱厚照直言不讳,目光炯炯。
弘治皇帝愕然。
朱厚照解释到:“父皇,想要开海,就得在海外拥有实力,最好,能有一席之地,为日后船队的补给等诸多问题创造条件。
朝鲜虽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可是,只要朝鲜内乱,李隆若是不得人心,那么朝廷就大有可为。
比如,让亲近我大明的宗室成为国王,他若是想坐稳王位,为了朝鲜稳定,最好的办法,允许我们驻军。
保护藩国,这是我大明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驻军,弘治皇帝眸子一缩。
朱厚照这一套,就是后世的霸权主义,海外驻军,扶持傀儡。
弘治皇帝听完朱厚照的意图,第一反应就是胆大包天。
然后,就是难如上青天。
弘治皇帝久久不语,最终,才缓缓开口:“朝鲜对我大明恭顺,按你说的,要是驻军,如此一来,岂不是寒了朝鲜百姓的心?”
“这怎么会,父皇”,朱厚照故作吃惊,“若是李隆真是天怒人怨,朝鲜百姓定是每日翘首以盼,愿父皇为他们做主啊。
至于驻军,无论是宗室坐稳王位,还是官员,恐怕,都有人求之不得让父皇出兵。”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总觉得这厮,好像是早有预谋,要不然,也不会突然莫名其妙的对朝鲜有了极大的兴趣。
若是细细想来,朱厚照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
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那是一百多年前了。
自从弘治皇帝开始动了出海的心思,他让萧敬找来了不少当年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万国来朝。
这看似用银子换面子,可是细读之下,弘治皇帝抓住了要害。
万国来朝,奉大明为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国家对大明的承认,然后,对郑和的船队补给。
毕竟,若是从泉州出海,就算是带再多的补给,中途,淡水,食物也都是有限的。
所以,不说重现万国来朝的盛况,至少,日后下西洋的时候,那些个小国对大明的舰队没有觊觎之心,心生畏惧。
朝鲜,就是一个突破口。
想一想,连国王都是大明立的,要是想换,随时就能换了。
你要是不听话,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你呢。
“咳咳,此事谈论这些,为时尚早。
朝鲜国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还都不知道,等一切清楚在说不迟。
现在,还有一事,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