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地多碎石,庄稼不好生长,他拿着锄头翻地,跟方氏两人将石子全都细细捡了出去。
水田不肥,稻子长得不好,他就到处去捡牛粪,挑水来肥田。
又兼他有把子力气,也常常到山中打些野物,要么卖钱,要么留给妻儿吃肉,日子虽然辛苦,到是越过越红火。
可惜天不遂人愿,本来以为只是一场小风寒,却没想到最后渐渐拖得越来越严重,家中好不容易积攒的钱都拿去买了药,最终家中之前挣的银子也花完了,何大山也在年底没了。
方氏一下失了主心骨,只觉惶惶不安,幸亏长子何文静懂事,虽然年仅七岁,却知道照顾妹妹,也开始跟着方氏去下地种田。
只是他再懂事,年纪却小,又没什么力气,抡不动锄头也扶不住犁。
以往家中的力气活也都是何大山在干,方氏生得瘦弱,多是在家中做饭带孩子,如今何大山一去,孤儿寡母也种不好地了。
种麦子是直接用锄头挖坑撒种,插秧前也没办法再像以前一样翻地犁田。再有就是挑水施肥,这个活计方氏做得勉强,常常只能担半担,又或者何文静用一直桶提着慢慢浇。
这样干了一年,地里的收成比以往要少了许多,又因为没有何大山打猎的收入了,这点收成,让这母子四人连饭都吃不饱。
可是老叶氏却还是让方氏在年底前交齐要给的孝敬,而且还说是她这狐狸精把她儿子克死的,对她愈发的恶声恶气,不仅不说帮衬一把,就连这三个孩子也恨屋及乌了起来。
方氏没办法,把家中的粮食用斗升量了交给叶氏,银子实在凑不齐,便把她剩余的嫁妆和几块布卖了,总算是把东西准备齐了。
何文静在脑中过着这一幕,心里叹了口气。
古代就是这样,虽然分了家,可是并不代表就跟父母断绝关系了,况且分家时,父母给房子给地,分家的儿子每年给父母孝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真分了家就不管父母了,那估计方氏就会先被打上不孝的罪名。
只是寻常人家遇到这种情况,多不会像老叶氏那样做得这么绝,也不会像他爷爷何铁蛋那样不管不问。
脑中的回忆还在继续。
本来就粮食不多的方氏母子开始节衣缩食,可是再怎么节省也还是不够等到下一季收成下来。
于是,等粮食吃完之后,方氏又回了一趟娘家,可惜自从她爹死后,如今方家是她嫂子当家,她嫂子管着她哥哥,她娘也不敢多给,只偷偷装了半袋子糙米给她。
她嫂子王氏后来知道了,叉腰在她娘的门口指桑骂槐了半天,说家里进了偷粮贼,要不就是米缸长窟窿,又说她出嫁的女儿已是别家的人,没事不要回家,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被休了,带坏方家女儿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