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8、调令(1 / 4)

吏部给他的调令是在庶吉士“散馆”选官前下发的。

之前,因为何文静之前在屯田试点中的优异表现,所以六部中有多位大人都很看好他,想把他调去自己部门。

而大学士孙凭也来找他谈过话,总结起来就是他是个适合搞理论研究的苗子,要是潜心钻研,以后一定能成为文坛泰斗诸如此类的话。

何文静对这些抛过来的橄榄枝的态度是既不接受也不拒绝。

这两年,文宣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何文静就发现他不仅行事愈发莫测,连疑心病也重了不少。比如以前好似更看重晋王,现在却给人感觉更看重禹王,让众位大臣们都不敢轻易站队。

不过他觉得这些应该都是表面现象,私底下站队的人肯定少不了。只不过在皇帝面前,大家都表现得很谨慎,就如薄冰之下暗藏的激流,随时都有冲破冰面的危险。

所以,不管文宣帝是出于什么目的把他调出京城,何文静都大松一口气。这种时候,他宁愿去地方做官干点实事,也好过在京中蹚这夺嫡的浑水。

至于官职,小点就小点吧。

何文静负手站在窗前,心里一边盘算着朝堂的事,一边打量着院中的花木。

“夫君,娘说她不跟着我们去绩县怎么办?”陈秀娘声音带着焦急,从门外快步而来。

“这是为何?”何文静转身,惊讶问道。

“小妹不是前段日子传出有喜了吗?娘高兴坏了,可不知怎么的,这几天梅娘吃什么吐什么,脸色差得不行。娘放心不下,就说先不跟我们去了,等到时候梅娘生下孩子后再说。”陈秀娘眉头紧拧,刚才她好说歹说,就是说不动婆婆,现在也只好来找夫君想办法了。

何文静皱皱眉,让她不用担心,自己则去找方氏询问原因。

方氏正在绣一只虎头鞋,见儿子过来,知道他是来劝她的,也不抬头,仍是自己做自己的。

何文静叹口气坐到她旁边,拿起簸箩里的花样子,凑过脸冲方氏问道:“娘怎么不跟儿子一起去绩县?可是儿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