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之锦衣为王> 第615章 八府巡按苏大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5章 八府巡按苏大人(1 / 3)

“是,皇上。”黄锦忙应了一声,然后躬身等着皇帝的口谕。

“特旨,着苏超为江南巡按使,彻查江南诸卫所将官,巡查各道官吏,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嘉靖皇帝缓缓的说道。

他这也是憋着一口气,觉得既然你徐阶和严世蕃都反对我让锦衣卫彻查江南诸卫所将官,那好,老子偏偏要让锦衣卫来干,而且老子还要给他放权,你们又能耐我何?

嘉靖皇帝向来就是一个犟种,谁要跟他长反调,那他一定会跟你把反调唱到底。

徐阶和严世蕃这也是一时着急失算了,结果反而便宜了苏超。

巡按使是一个临时的差使,回到京城后叫要交权的,但是在外巡查之时,却是代表着皇帝的权威。

这巡按使始于唐代,唐天宝五年,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

明永乐元年后,以一省为一道。皇帝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又称按台。

明朝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

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一名。

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明代有很完善的出巡法规,先后制定有《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和御史回道考察法规,划定了监察范围。

这些做法既是对出巡官员职责的明确,也是对出巡官员的约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