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很新啊。”
忽地,又看到了一处摊位,幡子都比较新,大骨头三个字很大,但是凑近了也能看到有另外一行字:不老雄风。
合起来,就是“不老雄风大骨头”。
听着就莫名其妙。
但还别说,香气扑鼻。
这老板一开口,便知道他不是本地人,但这不妨碍做生意。
“老板,这‘不老雄风大骨头’,怎么个不老雄风啊。”
“介玩意儿不好说,总之,懂滴都懂。”
“……”
“客人听说过‘甫里先生’吗?”
“……”
“‘甫里先生’吃了我介大骨头,雄风不老!”
“……”
人那是因为吃了你的大骨头吗?人是直接扔了金骨头给那群骨肉皮!
吹牛讲故事么,王角是不会当真的。
毕竟,满条街都是“女皇”“女帝”,这长孙女皇真要是这么能吃,她能当上女皇?
这不是闹么。
整条街难得出个另类,就值得保护一下。
再说了,这老板做的大骨头,还真是不错。
类似是脊骨带肉一样的酥烂做法,闻着是卤味的感觉,但撕扯一块脊骨上的肉到嘴中,却发现,是带着甜味的。
人们日常中的“南甜北咸”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应该是“富甜穷咸”。
甜,意味着财力。
不说那些甜品、点心之类,寻常人家的菜式,倘若是传承几代人的甜口,多半是曾经富过。
久而久之,因循旧例,做法也就固定了下来。
这年头巴蜀等地的富户人家,吃辣是少数的,菜式鲜甜,才是富户人家的标志。
而眼前这位老板的大骨头,却是跟北都太原的做法极为相似,闻着可能跟别家卤味类似,入口之后,却是甜而不腻,手撕起来,颇为享受。
再加上也不知道是老板用醋不要钱还是怎么地,这骨头酥烂多味,嘬上几口,能把骨头孔隙中的汁水,都嘬出来,配合一张玉米饼,简直就是绝杀。
粗粮的饼子并不少,老板拍了一大圈在其中,那些玉米饼,反而是少数,多的是糜子、高粱面,还有混合豆面的,颜色各异,但都有一个特点,很配这个大骨头。
又酥又香,可是只吃一个尝尝鲜,也可以多掏点儿钱混个酒足饭饱。
实在是全部加起来,也花不了几个钱。
“好家伙……”
“怎么样客人,介饼子,介骨头,介汁水,爷们儿骗你没有?”
“没有!老板您是介个!”
王角竖起了大拇指,给老板点了个赞。
“过誉,过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