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冉隆辗转数百里,为广平乞活军求援,他在青州军士兵中的名声还是非常好的。
再加上他的儿子冉良,深的刘预看重,并且和刘珣一起担任少年亲卫的领军,在青州军上下中都知道,冉隆是非常得到刘预信任的。
而且,冉隆在乞活军中的时候,就已经率领颇有领军经验,只要谨慎一些,率领三千人马作战,也不会犯什么大的失误。
所以,刘预越想越觉得,冉隆率领这三千兵马是最合适不过了。
不一会儿,冉隆就被刘预派人给召了过来。
冉隆听后,对于刘预交个自己这个任务,也是有些受宠若惊,这种统帅数千人的权力,在整个青州军中还只有董平有过。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从一见面开始,刘预就对自己父子如此青睐信任,但是冉隆对于刘预如此看重自己还是非常感动的。
只不过,他一个粗豪的汉子,脸上却是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痛快的答应了,并没有故作一些扭捏谦让的态势。
这样倒是也颇为投合刘预的脾气。
随后,刘预就让刘珣一起随从冉隆,去准备出征的一切军备,他打算让刘珣和冉良一起,跟随冉隆前去,毕竟就算是冉良这种猛将苗子,也是需要实战积累经验的,而此时的高句丽,实力不强不弱正好是再适合不过。
安排了好了一切之后,没用了几天时间,冉隆就率领三千青州战兵,登上了青州水军的六槽船,渡海前往乐浪郡,准备用武力帮助两郡太守张统,防止乐浪、带方两郡的士人因为高句丽人入侵,而不能偿还欠债。
在处理完了这些情况后,刘预又开始率领亲信官吏和卫兵,开始离开临淄城,准备巡查周边乐安郡、齐郡、北海郡的春耕情况,毕竟这三郡是青州大半数的军府兵所在,至于东部的东莱郡、长广郡和城阳郡,则交给了华琇这个青州别驾去巡查。
其实,刘预的这一番巡查,对于监督各地军府的春耕情况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原因,其实是因为,古代时候,没有照片、新闻和互联网,许多的基层士兵,特别是这种分散各郡县的府兵,对于最高级的将领概念是很模糊,很抽象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青州军的主将刘预其实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要是刘预一直蹲在临淄城内,很容易失去对这些最基层士兵的影响,要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中下层军官鼓惑,这些士兵很容易被人分化蒙蔽的。
所以,刘预这种作秀式的巡查,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当近一个月的匆匆行程结束,刘预返回临淄城的时候,远在海东乐浪郡的冉隆,也传回来了第一份对高句丽人的捷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