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兰心里评估一番,接过姜迎春递过来的茶,再说出的话更带了几分热乎,“迎春,这十里八乡的,大家都知道,你做的琪玛酥好吃,我们供销社,想定期采购一些,放到店里卖,你看怎么样。”
姜迎春喝了口茶,没有开口吹嘘什么,她笑着起了身,“那你们先看看我这小作坊吧。”
东边是几张小书桌,西边是围起来的木板房,这原先是姜迎春家做饭的地方,用玉米秸杆围了半圈,黑漆漆一片,姜迎春找村里的赵木匠,很是花了些钱,围了个木板房,里面大锅小铲、笼屉笼布、桌子案板,一应俱全,打理的锃光瓦亮。
“平常,我做琪玛酥,就在这里,这锅朝外通着烟囱,一点烟也进不来。”
说了一番,她领着两人出了木板房,进了正对着的西屋。
姜迎春家一共三间房,分了东西两屋,东屋一家子住着,西屋就成了杂物间,以前放柴火,玉米杂物等。
如今姜迎春把杂物清了个彻底,柴火放到了隔壁废弃的屋子里,杂粮本就不多,分门别类放到了东屋,墙上,姜迎春糊了白纸,屋里只放了桌子和晾晒的大盖帘。
“这个屋,是用来晾晒的,琪玛酥做好了,要放凉了才能切开,我就在这个屋里做这些工作。”
看了这么一圈,赵翠兰是越看越高兴,特别是最后看到墙上挂着的白大褂和帽子口罩手套,她随口调侃,“你做琪玛酥的时候,装备还挺齐全的。”
姜迎春关好门,笑了笑,“这是入口的东西,大家相信我,我更是要用心,这些是一定要戴的,做生意,做的就是良心和质量。”
赵翠兰和一起来的同事对视一眼,双双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满意,赵翠兰是主事的,她是彻底放了心,“迎春,你看这琪玛酥,我们是想每两天来买一次,刚开始,要的可能不多。”
剩下的话她没说,这琪玛酥如果卖的不好,后面,他们就不会再买了。
她不说,姜迎春也明白,她点头,“没问题,而且这琪玛酥,我会做好几种口味,花生碎的这种是本钱最低的,你们先试着卖卖吧,卖的好,咱们再签合同,继续合作。”
两人都是利索人,三下五除二的就敲定了一斤一块钱的价格,确定了正式供货的时间。
销量姜迎春是不担心的,而且她毫不怀疑,用不了多久,来上门谈合同的只会更多。
她最后一次赶集,给自己的琪玛酥宣传一下。
“我这是最后一次在大集上出摊。”
“供销社卖的琪玛酥,就是从我这里进货的,保证一样好吃,以后大家想可以去那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