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现在不适合对付秦四姑娘,皇帝对秦四姑娘还是不错的。皇帝就是想着先皇后,这人到了快死的时候,人就是这样,就是想做一些看上去是对一些是善意的举动。
太子妃知道张氏心里苦,张氏多年没有怀孕,张氏好不容易怀上孩子,这孩子就这么被秦四姑娘给撞没了。
“若是你没有过来我这边就好了。”太子妃不禁如此感慨,不然,张氏也就不会被秦四姑娘撞到了。
“这跟您没有关系,作为妾室,理当去给您请安。”张氏不认为太子妃有错,太子妃一向都很和善,太子妃让她不用过去请安。
只是张氏出生书香门第之家,她一向都比较讲究规矩。哪怕太子妃是真的让她不用过去请安,她也该敬着太子妃。太子妃是太子的正室,作为一个妾室哪里能表现得不敬正室呢。
张氏就没有想到秦四姑娘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她也不怪太子妃没有让秦四姑娘禁足。秦四姑娘就是仗着她是先皇后的侄女,秦四姑娘才能那么嚣张,太子之所以那么纵容秦侧妃,太子也是要对付秦侧妃。
对,不仅仅是太子妃纵容秦四姑娘,太子也纵容。
张氏知道他们有计划,这怪不了他们。谁让自己在这个时候怀孕,她还在这个时候跑到你太子妃那边。秦四姑娘根本就不管其他人,张氏怨恨秦四姑娘。
“您放心,我养养就好。”张氏道。
张氏就想着秦四姑娘那样的人不是什么好东西,秦四姑娘绝对不能再嫁给好人家。可上天有时候就跟瞎了眼睛似的,一些恶毒的人还是活了很长的时间,让人恶心的人也活得很好。
虽然说张氏暂时没有其他的举动,但是张氏让更多人知道她之所以流产,这都是拜秦四姑娘所赐。
秦大老爷家里,秦老夫人已经知道秦四姑娘的事情。秦老夫人叹气,秦四姑娘的事情一出,秦三姑娘的亲事就更难了。
秦三姑娘原本年纪就大一些,之前就是因为秦四姑娘姑娘在东宫没有做好,这才导致秦三姑娘不好说亲。原本跟秦三姑娘都要定亲的人,人家又不愿意,那个人又去找别人。
这一次,秦四姑娘害得张氏流产,又污蔑太子妃,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秦家女在东宫都敢这么折腾,那么秦家女在别人家是不是也能如此。
秦三姑娘的亲事一波三折,她还想着去考研究院。可是她被叫到了秦老夫人的面前,秦老夫人看着秦三姑娘,老夫人也心疼孙女。
“你是想继续待在京城,还是去其他的地方。”秦老夫人问。
“祖母。”秦三姑娘没有想到秦老夫人会这么问。
“在京城,怕是那些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大愿意娶你。”秦老夫人知道就算秦三姑娘继续待在京城,她估计秦三姑娘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家,“若是去外地,外面一些地方,也会有研究院的人过去。便是你不能考进研究院,你……想想做别的。”
秦老夫人不认为秦三姑娘能顺利地进研究院,皇家必定不可能让秦三姑娘在研究院担任要职。若只是普通的基层职位,秦老夫人认为秦三姑娘还是没有必要进研究院,那就是浪费时间。
“真要这样吗?”秦三姑娘想错的明明是秦四姑娘,而不是自己。
“别看两家闹崩了,但是又有谁会相信。”秦老夫人道,“若是你留在京城,那就是找一个身份低一点的。”
身份低一点的人未必就觉得秦三姑娘有多好,秦三姑娘以后能不能过得好,那还不一定。
“如果不能进研究院,我去……”秦三姑娘本来想说自己去教导那些人读书,可是自己连研究院都考不上,她知道的内容少,学习的也多是女戒女则之类的。
像楠麓女子学院的学生就已经有开始学习别的知识,学院不只是教导女子三从四德。
秦三姑娘年纪也不算大,她的才华也不算特别高,没有那么出名。那些好的学院又怎么可能让秦三姑娘去教导那些人呢。
这就等于秦三姑娘的未来基本没有什么出路,她就是嫁人,以后相夫教子。
不管秦三姑娘能不能考上研究院,可是家里让她考和不让她考,这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离开京城。”秦三姑娘想了想,她知道若是自己一直待在京城,那她可能就一直受到秦四姑娘的事情的影响,那么她待在这边也就没有什么用。
秦三姑娘还是想做一些事情,哪怕不能到研究院,她想做别的事情。
“有寒门子弟。”秦老夫人道,“去年中的进士,你嫁过去,应当就是去外地。”
那个进士是准备去当县官,从县官一步步做起。那个进士本身排名不是很前面,年纪也大一些,只是还没有成亲。
秦三姑娘嫁过去也不是给人当续弦,就是他们去了小地方,日子可能没有在京城这么好过。但是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秦三姑娘在小地方是县令夫人,县令夫人在当地也能做一些事情,这就让秦三姑娘怎么想。
“好。”秦三姑娘点头,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余地,再选择,不见得就有更好的。
秦老夫人本是想着秦三姑娘联姻,去嫁一个好的。可当她看到皇帝对秦四姑娘的态度,她认为还是没有必要让秦三姑娘嫁给那么好的人家,那些人未必就愿意娶秦三姑娘,总不能让秦三姑娘去给人家庶子当妻子,又或者是去当妾。
秦三姑娘的身份不低,秦老夫人认为让秦三姑娘嫁给一个以后有出息的人好。
“那就准备准备。”秦老夫人道,“婚期可能仓促一点。”
“无妨。”秦三姑娘现在哪里还能讲究这些事情呢。
秦三姑娘很心塞,若是秦四姑娘没有做这样的事情,自己也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不到半个月的时候,秦三姑娘就跟人定亲了,还走了一些流程。两个人在正月底就成亲了,主要是为了避免皇帝去世,他们短时间内不能成亲。
秦三姑娘成亲的那一天,她没有让秦四姑娘来。若不是因为秦四姑娘,她也不可能这么急匆匆地就嫁了。
要说秦三姑娘对秦四姑娘没有怨气,那都是假的。曾经的好姐妹,现在都已经变了,至少秦三姑娘无法当秦四姑娘是她的好堂妹。
这样的堂妹,谁要就要去。
当初,太医说皇帝就那几天,皇帝还是拖着一些时日。
太子没少守在皇帝的身边,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跑去其他的地方。
不只是秦家的姑娘早早成亲,就是别人家也是如此。等皇帝驾崩之后,那些人就不能那么快成亲,得等。
朝廷规定是三个月的时间,大梁朝在这一方面的规矩就少一些,也没有那么严苛。百姓守父母的孝,守一年,便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主要是从那些人的寿命考虑,若是守孝三年,那些人三年内就不能去做一些事情,不能继续当官,得停职。三年的时间不算短,这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些人做出政绩来。
因此,大梁朝的开国皇帝就在这一方面做了重新规定。
哪怕寻常百姓要守三个月,可后面办婚礼的时候也是尽量办小点,没搞得那么盛大。等到一年后,那些人才可能举办盛大一些的婚礼。
那些人那么做,那是为了表示对皇家的敬重。
自打柳玉琴和萧大羽和离之后,柳玉琴想要再嫁,就没有那么容易。那些人知道柳玉琴和景宁侯府断亲,原本就是柳玉琴一母同胞的弟弟跟景宁侯府断亲,柳玉琴不懂得吸取教训,她还落到这个地步。
柳玉琴感觉她出去,别人都在笑话她。
媒婆也都不上门,不愿意再给柳玉琴做媒。
“娘。”柳玉琴见迟迟没有人上门提亲,她心情不好。
“时间还短,你和你夫君和离,满打满算也就是才一个月的时间。”青姨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