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衡州兵急,所以,这一路人马撒回了衡州,只派大将胡国柱前往云南,迎接皇孙吴世璠来衡即位,主持大局。
可是,这一决议,并没有得到顺利进行。
留守云南、配合皇孙吴世璠的郭壮图,也就是皇孙吴世璠的岳父,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婿、皇孙吴世璠离开云南而前往湖南衡州。
他的理由,既然湖南方面已经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而且现在大周昭武皇帝又已经去世,作为即皇帝位的皇孙吴世璠,仅仅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并不熟悉湖南前线的战事,又怎么控制得了这个局面。
再加上,湖南、四川、广东(这时的云南,还不知道整个广西已经落入清军之手),都早已经处于清朝的重兵之下。与其毫无把握地去争取湖南,还不如退入云南,保云南一方,再图打算。
从湖南前线回来的胡国柱,一听郭壮图这样和话,气不打一处来。前线兵情紧急,皇帝新逝,正需要确立新群,稳定局面,然后再与清军决一死战。可是,这镇守后方的大臣,不但不积极努力的资援前线战事,反而打起了其他的算盘。准备放弃大周从将士辛辛苦苦三军拼命好几年打下来的湖南等地,而退守云南。这是任何一个前方将士都接受不了的。
就因为这事,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一直统一不了意见。
吴惧来到昆明,两人还处在冷战之中,谁也说服不了谁。如今又听到吴惧来报,整个广西已经全部被清军占领,这更让如今在云南掌握实权的郭壮图国师坚定了不让皇孙即自己的女婿吴世璠远赴湖南前线。
经过好几天的唇枪舌战和冷战,最后,将军胡国柱还是没能说服郭国师,而让皇孙吴世璠和他一起赶往湖南。
这样,胡国柱只得放弃接走皇孙的想法,自己一个人悲壮的离开了云南,重新千里跋涉地赶回衡州。这个时候,他当然不知道,其实衡州已经被清军攻下了。甚至整个湖南都已经落到了清军手里。
而吴惧,是在胡国柱和郭壮图还没有最后决定下来之前就离开云南的。
他来云南的目的,就是要打听云南的具体情况,如果这边安全,龙威大将军就把秘密安葬于半路上的大周昭武皇帝再秘密运送来云南重新安葬,如果这里不稳定,那就只能再等待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