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湖上阅兵(2)
原来,这里有曾经洞庭湖上大周水军,他们退入贵州后,一部分留在了这支队伍中。贵阳城沦陷,他们开始北逃,隐于弘福山附近。
弘福山,距离贵阳城不到十里,清兵随时都有可能到这里来搜查,再说,几千人马,一座山是永远‘装’不下的。‘解散’是唯一的办法。
可是,解散,也不是他们留下来的初衷。更不是他们不想与清兵拼个你死我活、战死沙场的原因。他们留下来的目的,就是想着有朝一日,重扯义旗,重振大周。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存实力,又不至引起清兵的注意,他们只能分散‘隐匿’。
弘福山下的一个大湖,平时,除了偶尔的一些打鱼人,相对比较隐蔽、安静。一个从洞庭湖退回来的小将,自告奋勇,说他愿意带一部分人就隐藏在这湖畔,不但不需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他还可以借着湖,把水兵继续练出来。
林杰正愁不知道怎么安排下这么多士兵,有这么好的一个想法,他当然全力支持。
这样,就由这位小将,在这群人中,挑选出会水的几百人,再加上同样还有几个从洞庭湖而来的水兵,组成了这只‘生活’于湖上的水兵队伍。
随着林杰的一声‘令’下,黑夜里,几十条船开始在湖面上舞动起来。由于黑夜,看不见船,只看那星星点点的火光,已经在整个湖面上左突右转,你前我后,似有万头转动。仅仅那些黑影,就让吴世琮看出似有那么一丝味道。
吴世琮虽不熟悉水军,可是,他的父亲——大将军吴应麒就曾经是岳阳守备。守护岳阳,是抵挡清军冲破长江天险的第一道屏障。洞庭湖上的水军,也是他训练出来的。吴世琮没见过,但曾经多次听说过。清军迟迟不能渡过长江,其实靠的就是长江天险,靠的就是岳阳水军。
湖面上,吴世琮等人所坐的船,在林杰的指挥下,徐徐向湖心开去,而围绕着他们周围的演练船只,也在不停在转动着。他们时儿连成一排,时儿分开成几队;时儿对抗,时儿联合;时儿所有的水兵对水下‘作战’;时儿,水兵又统统潜入水中,躲避岸上的袭击。他们虽然人少,几百人却熟练自如。
这里,唯一的指挥就是和吴世琮同一条船上的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