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知府打着“XX科乡试第几名”、“XX科进士第几名”,这已经令到诸多士子和百姓羡慕和膜拜,曾几何时有这么壮观的排场。
那一个“大明文魁”旗牌,整个大明独此一面,此后的数十年恐怕亦不可能会出现,这是属于林文魁林晧然的最光彩称谓,就仿若就初升的朝阳般璀璨夺目。
“来了!”
当看到这支仪伏队出现,这一大帮久候的官员当即变得庄重而恭敬。
大明有史以来的六元郎,被圣上亲赐的文魁君,负责回广东开海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即便他们在广州城这里,亦是不断听到林晧然的种种功绩,被雷州百姓冠予“林雷公”的称谓,甚至传言雷州百姓已经开始动土建庙。
如此显赫出身和政绩卓著的新知府,无疑是一条强龙。
新知府兼任着广东市舶司提举,同时又是广东采购龙涎香的负责人,还有他在京城的大靠山,都足可以在广东官场占据着一席之地。
却不知是“猛龙过江”,还是“龙游浅滩遭虾戏”。但不管如何,这广东的官场恐怕不再宁静,甚至还会重新洗牌。
在城门进行了三接三迎的仪式,众官员簇拥着新知府的轿子从东城门进入广州城,轿子“由东往西”代表着“紫气东来”之意。
大明有定制: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其中正四品又是一个大门槛,只要正四品的官员不犯大错误,断然没有被贬到偏远之地的可能性。
林晧然身穿着绯袍端坐在轿中,头戴着双翅乌纱帽,身穿着云雁补子的官服,腰间竖着素金腰带,宛如一个新郎官般。
在众人的簇拥、鞭炮和锣鼓声中,他却显得很是平静。轿帘高高揪起,他目不斜视地望着前面,如同老僧入定般。
跟着当初上任雷州知府般,他先到了属于广州府的城隍庙进行祭拜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