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现在不是地方的知府,而是大明的阁臣,更是主持边事的兵部尚书,只有保障军费才能有效地面对俺答的报复。
徐阶将林晧然的反应看在眼里,亦是抛出橄榄枝地道:“若愚,如果一旦敲定加征三年,那么筹建骑兵营一事有了稳定的财力,却未尝不可为之!”
这已经是给林晧然开出条件:只要他同意加征三年,那么林晧然打造骑兵营的计划再无阻碍。
林晧然的心里微微一动,终于明白徐阶的心思。
徐阶其实是希望加征三年,此举不仅有效地缓解财政问题,而且徐阶亦是能够更加从容地执政。毕竟财政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徐阶这位首辅亦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不过这加征终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林晧然选择站出来唱反调,不说他已经跟郭朴和高拱联盟,单是林晧然的影响力就足够让到徐阶成为众矢之的。
这对于极爱惜名声的徐阶而言,却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故而对林晧然亦是开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条件。
郭朴和杨博并没有太过强烈的观点,固而亦是将目光落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在知道前因后果后,却是抬头望向徐阶道:“元辅大人,不妨考虑推行刁民册,如何?”
目前大明的财政问题需要主要体现在开支上,宗藩禄米、军费和工程开支宛如是三座大山般,直接将大明财政压得喘不过气,但收入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若是能够有效地打击到偷税、漏税等问题,那么大明财政的粮税收入必定能够大幅地增加,从而通过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来缓解财政问题。
刁民册,无疑是打击偷税和漏税问题的核武器,如果向两京十三省全面推广开来,保守估计能让粮税收入增加三成,远比向百姓加征要强。
李春芳听到林晧然再度提及令到他一度头皮发麻的刁民册,亦是忍不住扭头望向徐阶,想知道徐阶会不会突然“回心转意”。
“林阁老,刁民册有违祖规,且皇上亦是已经表示不会推行刁民册,还请林阁老莫要再提!”徐阶的眉头微微地蹙起,显得一本正经地说道。
虽然他的语气显得坚定,但亦是给足林晧的脸面,抛出的是当今圣上,并没有否认刁民册本身的作用。
实质上,经过他巧妙动作,嘉靖确实已经明确不支持万民册。
高拱的眉头微微地蹙起,只是这个事情背后带着祖制和皇上的意志,亦是让他不好进行发难。
林晧然听到这个答复,心里还是不免失望地轻叹了一声。
虽然他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知道想要徐阶支持推行刁民册,这个事情确实是太过艰难了。不说这里的官绅阻力不小,徐阶的二十四万亩良田要缴纳的税赋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推行刁民册,那么很多官绅的田产很可能会公开,不说其他在职的朝堂大佬,单是一位坐拥二十四万亩良田的首辅就已经很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