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柔兄,我昨晚并没有答应你什么!”张宪臣先是微微一愣,接着认真地进行纠正,然后一本正经地询问道:“胡大人,你今日难道没有看《顺天日报》?”
“顺天日报?我看这种粗坯之物做甚?”胡应嘉先是一愣,而后显得浑不以为然地道。
虽然科道言官讲究消息源,像具有权威性的《顺天日报》是诸多科道言官的必读之物,但由于这是跟林晧然有关的东西,他却是很少关注这份报纸。
张宪臣暗叹一声,直接将一份刚刚出炉的报纸递给了胡应嘉。
胡应嘉的眉头微微地蹙起,抬头望了一眼张宪臣,便是将报纸打开。在看到头版的一行大字之时,整个人当即愣住了。
却见上面清楚地写着事情的缘由:“顺天巡按林平常将昨夜生辰宴所收到的礼物都交由户部清点入库,今晚将在联合拍卖行进行义拍,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支付大同所拖欠的军费!”
张宪臣将胡应嘉的震惊看在眼里,亦是默默地叹息了一声。他们终究是看低了林晧然,人家压根没有敛财的意思,分明就是在为国分忧。
这……
胡应嘉看到这个新闻之时,脑袋当即是嗡嗡作响。
本以为林晧然此举是为了敛财,但万万没有想到,人家竟然将全部的礼品交给了户部。哪里还是敛财,分明就是积德行善。
一时间,他感到整张脸都是火辣辣的,宛如是被人狠狠地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般。至于他所弹劾的事情,无疑是在自找其辱。
《顺天日报》是一份极有影响力的报纸,这个消息很快在整个京城传开,令到很多自以为是的官员亦是被打了脸。
只是这个事情亦是出现了一些争议,一个在职官员竟然将所收到的礼品转给军费,毕竟这是大明朝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此事不曾有过的先例,万万不可行!”
“大明的军队要他来养,朝廷的颜面何在?”
“他不过是兼任兵部尚书而已,如此公然募集银两用于支付军费,此举意欲何为?”
……
面对着林晧然的这个举动,自然不缺乏反对的声音,甚至有官员不无恶意地揣测林晧然此举是收买军心意图谋反。
“话可不能这么说,一来这钱是大家所送的礼,二来事情恐怕还要问徐阁老为何一直拖欠大同军费了!”
“这边军再不济,那亦不能拖欠军费,边军的将士可是等着吃饭的!”
“大同兵历来都是抗击鞑子的主力部队,更是山竹滩大捷的首要功臣,又岂能拖欠他们的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