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汉并天下> 第九十九章 治国方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治国方针(3 / 3)

这样一来,汉军将领的任命便极其容易受到门阀士族和权臣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军阀或者军队势力的出现。

一旦如此,汉军越是强悍,对大汉帝国的危害也就越大。

这一夜,刘洵想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

对于大汉政治制度的改造,刘洵感觉需要入手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总是抓不到关键点,究竟如何才可以既打击门阀士族,又可以打击各地豪强?

“人才?”

忽然,刘洵想到了人才这两个字,顿时将其中的关键想明白了。

门阀士族和各地豪强之所以能够把持朝局和地方权势,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人才。

朝廷只要能够牢牢的将人才选拔握在手中,就可以陆续将门阀士族举荐上来的子弟驱逐出朝堂,对于各地豪强同样如此。

只要朝廷能够通过一个固定的、公平的制度不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不但可以绕开门阀士族控制朝堂,也可以将豪强势力踢到一边,由朝廷的自己人直接控制基层,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

“可是这样的制度该如何建立呢?”

忽然,刘洵笑了起来,脑海中也浮现出两个字:“科举!”

如此一来,大汉帝国的经济问题、军事问题也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只要刘洵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源源不断的选拔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就可以培养出无数的文官和武将,就可以将整个朝堂和大汉王师彻底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如此一来,刘洵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推行一场前无古人的旷世新政,对大汉帝国进行彻底的改造,让这个伟大的帝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经过一夜的思考和完善,刘洵将自己的想法加以补充,最后暗自定下:改革新政、发展经济、开疆拓土、汉并天下的十六字方针!

这十六个字将会作为刘洵日后治理国家的总方针、大方向,就好像是后世的宪法一般,至少在刘洵自己的有生之年不会轻易改变。

梳理好一切之后,刘洵只觉得心情格外舒畅,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虽然刘洵几乎一夜未眠,但是精神依旧亢奋。

此时的刘洵心中已经没有了刚刚登基时的迷茫感,当时刘洵满脑子都是如何保住自己和许平君的性命,对未来并没有一个系统而又可行的规划。

可是今天,刘洵定下了自己的执政理念,等同于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奋斗目标,今后便要朝着这个目标砥砺前行!

刘洵长出一口气,躺在塌上暗道:“慢慢来吧,第一步拿下霍家,接下来便要带着大汉一起直上九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