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七百两。”
“我出一千两。”
……
买这珊瑚的都是大宋的一些商人,他们非常清楚当前宋国贵族和官员们糜烂奢侈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这种本身稀罕且来历尊贵的宝物根本不愁卖价和买家。
当然,有些商人也是听了刚才苏纤纤介绍中提到的那位福建路的知州以此送礼被宰相收下的事情,心中其实也是在筹划着买回去之后,贿赂某位gāo • guān给自己换得某个盐引或者茶铁之引,以赚得更多的银钱。
如此之般,拍卖的价格逐渐攀升,最后竟然以一万两银子的高价成交,让包厢中的赵谌欣喜不已。
“一万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个军团五千人四个月的军饷了。”另一边的包厢中张叔夜也是一脸惊喜和感慨。
接下来被抬上来的第二件宝物是一块足足有桌案大的龙涎香。
苏纤纤介绍说是自家王爷从大宋皇宫中带到兰州来的,就这一句话,便让很多人双眼放光。
更何况龙涎香本就是稀罕宝物,而且还是这般大的一块。
苏纤纤一边介绍的时候,还以优美的姿势用一柄小刀切下了一小块,在一个银盘里点燃。
袅袅的青烟升起,剧场里立刻浓香四溢,证实了这块龙涎香不但是真的,而且品质上佳。
在华夏中医认识中,一直认为龙涎香是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所以从大宋来的大商人和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的金国使者、西夏几个背景复杂的大商人,乃至吐蕃几个王国来的贵人都心动了。
至于从西域来的胡商,他们其实并不认为龙涎香能够延年益寿,但是他们同样非常想要这个龙涎香。
因为他们知道在西域很多国家和部族的人从小多食牛羊肉,身体有着体臭,一些大贵族最是喜欢以香料遮掩,这般大的一块龙涎香送到西域,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那里还忍得住。
“这块龙涎香被我们王爷带到兰州之后,听说大宋皇帝陛下都为此心疼了一个多月,本来王爷麾下诸位臣子苦苦劝说王爷将这块龙涎香留下的,但是王爷为了治下百姓福祉,还是坚持拿出来拍卖换成金银,底价三千两银子,请诸位出价。”
一个普通包厢中,吐蕃的一位王子迫不及待的让随从出价三千两银子,立刻就被宋国的一位大商人三千五百两银子给超越。
但紧接着包厢中的西域大商人古巴拉便直接出价五千两银子,妄图将其他人给震住。
金国使者完颜胡石知道自家皇帝早年旧伤复发,身体不是很好,若是将这块大的龙涎香拿回去,必然是大功一件,为此都顾不上自家的钱给赵谌算是资敌,直接出价七千两银子的高价。
黑汗国来的人是黑汗国当今大可汗的亲弟弟,他直接让让随从出了一万两银子。
西夏国的商人喊价一万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