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昌王不指望在南方赈灾里捞点什么,但要是太子做死非要给他送钱和名望,昌王自己也不介意收下.....
“殿下,此事一旦禀明陛下,太子必定讨不了好。”徐怀之见昌王看完信件,迫不及待道,“单说他在淮阳郡作威作福,逼反官员,就足够太子被严惩了!”
“不错。这件事一旦被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知道,父皇就算再想包庇王安,也一定会把那小子召回京责问。”
昌王反复思索,虽然太子回京会对白石滩计划有影响,不过若是太子回京被斥责禁足,甚至严惩………
说不定还能给白石滩计划拉出更多时间。
若是运作得当,让自己这边的人去接手赈灾,轻易便可获利上百万两。
当然,对于昌王来说,钱财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做文章,把白石滩管辖权争过来。
只要运作得当,此事并非就不可能……
“不过,这件事可不能本王出面。”昌王目光闪烁,敲着桌子思索。
“这件事暗中透露给惠王,当然,别暴露是本王透露的。”
昌王心中暗叹一声,最近惠王也不知道怎么了,对他总是阴阳怪气,也不大听他的话,如果这件事让惠王知道有自己的手笔,多半不愿意出头。
毕竟,之前自己让惠王出头,可是跌了个大跟头。
“另外,御史台和大理寺那些人,最好也能让他们知道。”
“殿下放心,此事微臣一定办好。”
昌王点点头,看着手上的信件,再和徐怀之相视一笑,心情终于舒畅起来。
冲山县衙。
陶潜急急忙忙地从外头跑回来,腿上还沾着泥点。
一路上灾民和县衙官吏都给陶潜打着招呼,他都只是勉强笑笑,心急火燎地朝县衙跑。
直到在县衙会客厅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陶潜才松了口气,连忙下拜:“学生参见殿下。”
“免礼。”王安抬抬手,笑眯眯地看着陶潜,心里十分满意。
“殿下,您怎么来之前也不知会学生一声,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堤上,也来不及觐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