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英俊潇洒了一点,看起来器宇不凡了一点....甚至看上去还很小。
众人这才恍然想起,眼前的少年太子,也才只有十六岁。
只是真正面对太子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他的年龄......
“咦?怎么还有酒,把酒撤下去,本宫还没及冠,见不得这个。”
“菜呢,赶紧上菜。”
看着吆喝着让随身太监撤酒上菜的太子,众人嘴角抽抽。
好吧,也不是完全意识不到太子的年龄。
来了这么一遭,房间内的氛围比之前好多了,王安看在眼里,嘴角微勾,不着痕迹地看了左首的杨鸿朗一眼。
杨鸿朗不愧是礼部尚书杨羡孙子,和杨羡如出一辙的风雅潇洒,一看就是温文尔雅的大儒之后,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这不比惠王那个号称京城才子的假君子强一百倍?
而且不管是他自己的渠道,还是父皇发过来的消息,都对这个杨鸿朗赞不绝口。
就王安看上下五千年的经验来说,这种人要不是真正的君子,就是有意思的野心家。
杨鸿朗资料太少,毕竟王安出生的时候,人家就在埋头读书,昌王得势,也在埋头读书,到了现在,还在埋头读书。
虽然像极了书呆子,但杨鸿朗还真是有本事的人,之所以埋头读书,只不过之前不小心得罪了张士言,不得不备受打压。
说不好是哪一种,不过,反正也是炎帝的人,至少现在,王安还不用操这个闲心。
一边是太子观察官员,一边是官员观察太子,两边都不动声色,默默低头喝茶,好像这个地方酒楼的茶比京城的御茶还好喝似的。
直到第一道菜上上来,王安才抬起头,微笑道:“这是淮阳新的特产,三贪肉羹,大家尝尝看。”
这名字听得全场心里一咯噔。
什么三贪肉羹?
等等……在场都知道之前公审三个人,全都被百姓打死了。
那这肉汤……
“殿下,这、这菜不会是前些天刚......”
有个官员欲言又止。